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開工鼓”震天響 廣西產業園區干出“新氣象”

韋歡
2025年02月22日08:3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在廣西2025年“新春第一會”上,14個設區市的黨政負責人依次上台立下“軍令狀”,“強產業”成為高頻詞。

戰鼓擂、號角起﹔方向清、任務明。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動起來、干起來、跑起來。作為“強產業”的重要載體,遍布八桂大地的上百個產業園區已經擂響“開工鼓”,鉚足干勁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園”動力。

2月18日,南寧市158個重大項目實現聯動開(竣)工。人民網 何寧攝

2月18日,南寧市158個重大項目實現聯動開(竣)工。人民網 何寧攝

“項”前沖,推動經濟穩增長

走進上海榕融百色市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現場,高大而嶄新的廠房整齊排開,生產車間內機聲陣陣,一根根蠶絲般的纖維在齒輪上飛舞,工人們腳步匆匆,穿梭於設備之間,繁忙的氣息扑面而來。

這裡將誕生一張張神奇的“魔毯”。它一面經受著1400℃高溫烘烤,另一面卻能保持可徒手觸摸的常溫。這背后的“功臣”,是國際公認的耐高溫熱端構件新一代主力材料——氧化鋁連續纖維,目前它已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消防等領域“大顯身手”。

作為百色市重點引進的重大實體經濟項目,這張上海“魔毯”一路向西來到“南國鋁都”,不久后還將從這裡“出海”。“一期16條生產線計劃於今年全部安裝完成。根據訂單情況,2025年預計全年產值至少達7億元。”上海榕融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徐建強信心滿滿。

上海榕融百色市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現場。楊佳琪攝

上海榕融百色市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現場。楊佳琪攝

同樣節后“滿電”開啟“忙碌模式”的還有桂平新材料產業園心連心綠色化工新材料項目。“農歷正月十二,我們的子項目復合肥項目就開工了,大伙的干勁十足。”春節收假后就收到3000噸的新訂單,令項目行政負責人陳慧霞難掩激動心情。

車間內,身穿綠色工裝的工作人員神情專注,仔細檢查著造粒塔地面傳送帶的傳輸速度、進料重量等各項參數。

車間外,大型機械來回穿梭,轟鳴聲不絕於耳,建筑工人們全力以赴搶工期,抓緊建設大化工項目及其配套碼頭。

心連心綠色化工新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是貴港市設市以來引進的最大制造業項目,也是2024年自治區重大產業標志性工程。“項目全部投產后,將有助於基礎化工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為貴港工業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陳慧霞說。

一個重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重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2025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定下強產業“路線圖”:抓好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力爭工業投資增長5%以上﹔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大沿邊臨港產業園區、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協同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更好統籌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

起新勢,聚鏈成群產業興

LED生產線上焊錫、封裝、檢測、組裝各環節有條不紊﹔電鍍車間裡自動化設備加速運轉﹔雙層多面高精密線路板車間內工人們加班加點趕訂單……新春的年味還未散盡,荔浦高新技術產業園就已恢復了往昔的熱鬧,連片的現代化光電企業開足馬力加快建設“光電之城”。

作為一個不沿海、不靠邊、無高鐵的縣級市,荔浦市憑著“無中生有、敢為人先”精神成為廣西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縣域之一,近年來更是勇闖新賽道。短短數年,荔浦高新技術產業園“拔地而起”,集聚了粵港澳大灣區30多家光電科技上下游企業,光電產業從“點上開花”走向“鏈上成景”。

荔浦市美亞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抓緊趕訂單。人民網 韋歡攝

荔浦市美亞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抓緊趕訂單。人民網 韋歡攝

“今年,我們將全面推動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加快形成PCB(印制電路板)、FPC(柔性電路板)、高端陶瓷電路、光電新材料等產業鏈集群,為打造高新技術百億園區奠定堅實基礎。”荔浦市副市長李青鬆說。

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新字號”產業正在八桂大地加速壯大。

“輪胎島”“前擋風島”“蓄電池島”……走進位於柳州市柳東新區的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廠,隻見200多台工業機器人圍成一個又一個“島”。隨著無人物流車搭載汽車零部件在“島”間穿行,一輛輛新能源汽車陸續下線。

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島式工廠融入AI、數字孿生等眾多前沿技術。人民網 雷琦竣攝

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島式工廠融入AI、數字孿生等眾多前沿技術。人民網 雷琦竣攝

一輛新能源汽車由上萬個零件組成,背后是龐大的產業鏈在支撐。瞄准新能源產業鏈,柳東新區加碼布局,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鏈頭部企業在此“落地生根”,覆蓋動力系統、新能源“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系統等領域,為搶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筑牢穩定基石。

集鏈成群,方能鏈鏈生金。作為中國面向東盟市場的前沿窗口,廣西正利用產業園區的集群優勢,實現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優勢互補。今年,廣西將全力推動以沿邊臨港為重點的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充分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優勢,加快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筑好巢,開放發展后勁足

北部灣畔,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8000余畝的廠區裡車水馬龍、熱氣升騰,生產線末端的一批批成品鋼材整裝待發。

作為多年蟬聯廣西民企百強榜首的企業,該公司的發展可謂是一路上揚。如此亮眼的成績,離不開“主陣地”的有力支撐。

“春節期間,我們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跟蹤重點項目,助力盛隆冶金等不停工規上企業安全生產、有序運作,同時還充分利用經開區智慧服務平台,共享園區政策信息等,為企業提供‘全閉環訴求辦理’。”防城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服務局負責人何偉均說。

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生產建筑鋼、高強耐磨鋼、硅鋼等不同系列鋼材產品,現已發展成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人民網 韋歡攝

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生產建筑鋼、高強耐磨鋼、硅鋼等不同系列鋼材產品,現已發展成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人民網 韋歡攝

從“企業尋服務”到“服務找企業”,防城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通服務企業發展的“最后一米”。如今,這裡運營管理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優勢產業加速集聚,已發展成為廣西首個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的園區。

筑好“暖巢”,引“鳳”長棲。

重大項目從奠基到投產僅用時9個月,“百色速度”贏得企業連連稱贊﹔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東興市厚植營商環境“沃土”讓企業高效運轉﹔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園區開放創新生態,北海市推動企業“向海”拓市場……廣西通過深化產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打造“桂園服務,貴在園滿”服務品牌,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來。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力爭在新領域新賽道迎頭趕上。

作為廣西創新發展的“策源地”、擴大開放的“新窗口”,產業園區怎麼干?

“我們將突出重點產業招商,制定廣西人工智能產業招商方案、產業鏈圖譜以及頭部企業清單,力爭盡快引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重點企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自治區園區辦黨組書記、主任鄒展業說。

(責編:何寧、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