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實干興邦,交出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

2024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0%,工業總產值突破56億元,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一串串躍動的數字背后,是當地黨委、政府以實干為筆、以民心為墨,繪就的一幅壯麗新畫卷。
工業振興:綠色轉型激活發展動能。
走進河池市現代林業產業園,機器轟鳴聲與木材清香交織,117家注冊企業在這裡扎根生長。廣西環江祥盛家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一塊塊板材經過智能生產線加工,成為暢銷全國的環保家居材料。2024年,環江規模以上木材加工業總產值達26.35億元,同比增長319.9%,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新興產業亦加速崛起——總投資58.6億元的界子良風電場二期工程有序推進,6個光伏項目完成投資近33億元,488.74兆瓦清潔能源並網發電。綠色發展的浪潮中,環江正從“資源依賴”轉向“創新驅動”。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4年,環江新簽招商引資項目46個,投資總額超46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佔比76%。政府推行的“產值倍增計劃”“領導聯系企業制”,讓企業感受到“環江速度”與“環江溫度”。寶安環江“反向飛地”協作模式更是一大創新——在深圳為本地企業提供倉儲基地,助力環江林木產品首進大灣區市場,交易額突破千萬元。
鄉村振興:沃野田疇繪就富民圖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環江的田間地頭,桑蠶吐絲、香牛漫步、油茶飄香,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業圖景徐徐展開。2024年,全縣桑園面積突破20萬畝,蠶農收入達24.75億元﹔新增高標准農田4.5萬畝,糧食種植面積連續5年穩定在32萬畝以上。更令人振奮的是,1.6萬農戶依托“庭院經濟”增收致富,33個示范村、28個示范屯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間”。
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環江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累計消除返貧風險戶1418戶,消除率達67.1%。粵桂幫扶資金精准滴灌,2976萬元投入林業產業園建設,帶動20個村集體增收﹔3.8億元銜接資金實施278個民生項目,從產業道路提升到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從五香農產品交易中心到污水處理廠擴建,一件件實事讓鄉村“裡子”更實、“面子”更美。
消費升級:文旅融合激發市場活力
“廣西三月三·環江嘉年華”活動現場,毛南族非遺技藝展示引人駐足﹔四季鄉村游線路上,游客們體驗採桑養蠶、品嘗香牛火鍋﹔夜幕下的毛南集市,美食與文創碰撞出火花……2024年,環江接待游客439.5萬人次,旅游收入增長8.5%,達44.58億元。文旅融合不僅帶火了人氣,更帶活了經濟。
政府“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讓消費潛力加速釋放:81萬元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拉動消費432萬元,209萬元家裝補貼撬動行業消費超6000萬元。通過“黨旗引領農市大集”,2000萬元農產品走出大山,直達百姓餐桌。
民生為本:點滴溫暖浸潤百姓心田
發展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2024年,環江將83%的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2770萬元提升鄉村產業道路,1059萬元建成18處農村供水工程,1.12萬村民喝上“放心水”﹔城區備用水源、農產品交易中心等“暖心工程”接連落地,14.72萬人實現轉移就業。教育醫療“雙提升”——義務教育輟學動態“清零”,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激發活力﹔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59%,救助資金惠及54.9萬人次困難群眾。
“以前看病要跑幾十裡,現在家門口就有好醫生!”環江城西街道城西社區韋麗關道出了環江人的共同心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看病難”到“保健康”,民生答卷的每一筆,都寫滿溫情與擔當。
站在新起點,環江錨定更高目標。2025年,當地將圍繞工業振興、鄉村振興、深化改革等領域持續發力:推動硫鐵鉛鋅產業園科學布局,加速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落地﹔打造桑蠶、油茶等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培育更多“庭院經濟”示范戶﹔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讓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
“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干群同心、砥礪前行的故事仍在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環江正以昂揚之姿,邁向更加壯闊的新征程。(蒙宏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