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火龍果巧打“時間差” 保溫套袋催生“早春紅”

二月春寒料峭,龍州縣上金鄉嘉信火龍果種植產業核心示范園裡卻一片紅火。該火龍果園區巧用補光“借光催花”、套袋保溫“鎖住鮮甜”,在冬季將火龍果延長採摘三個月,實現錯峰上市增產增效。
工人們正忙碌地採摘火龍果。
2月13日,走進上金鄉嘉信火龍果種植產業核心示范園,放眼望去,果樹上挂滿了成熟的果實,工人們正忙碌地採摘火龍果,解袋、剪枝、入籃,動作一氣呵成。採摘好的火龍果被整齊地擺放在籃子裡,隨后被迅速送往包裝車間進行分揀、稱重、打包,發往全國各地。“今年的火龍果長得比較好,我一天可以摘1200斤左右,一天能掙150塊錢,也增加了家庭的收入。”果園工人凌學名說道。
穿梭在果園間,隻見一排排補光燈懸挂在果樹上方。據介紹,火龍果屬於喜光植物,火龍果園區根據氣溫情況,特別是在冬季和陰雨天氣採用補光技術,調控開花結果時間,使火龍果每年冬季延長採摘三個月,增收6批次果實。由於錯峰上市,冬季火龍果價格可觀,地頭價平均達到3.5元/斤,經濟效益可觀,實現增產增效。
火龍果穿上“保暖衣”。
除了“借光”妙招,每顆果實還穿上了“保暖衣”。套袋技術讓火龍果在薄膜袋裡形成獨立微氣候,減少晝夜溫差對果實的影響,同時鎖住糖分,防止因凍害或驟冷驟熱而開裂,確保果實的品質。
“我們採用補光和套袋保暖技術,實現火龍果的增產增收和錯峰上市。補光可以延長光照時間,促進根莖葉片和果實的生長,刺激花芽的形成和發育,實現了我們反季節的生產。套袋達到我們果實防寒防凍的效果,保証我們果實的質量。”龍州縣嘉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本盈介紹,這場與季節的賽跑,在賬本上化作實打實的收益。去年以來,龍州火龍果年產量達1.55萬噸,平均畝產3.5至4噸,年總產值突破4650萬元。
採摘火龍果。
採摘火龍果。
科技興農,產業興旺。龍州的火龍果在初春裡依然“紅”滿枝頭,豐富了群眾的“果盤子”,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聯農帶農近300戶,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作為農業部門,我們積極引導核心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發展設施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助力鄉村振興。”龍州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李琛說道。
黃華江 彭國相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