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文明新風徐徐吹 潤澤玉城細無聲

2025年02月10日10:00 |
小字號

近年來,玉林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引領,全面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開展了“文明有禮玉林人”主題系列活動,擦亮“好人社會”品牌。同時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涵育新時代優良民風。如今,社會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之風日益濃厚,文明舉止隨處可見,“好人精神”已然成為玉城之魂。

“好人之城”成玉林名片

2024年12月24日,玉林市政協常委、旅粵企業家、慈善家肖家軍在玉林師范學院出席了“肖家軍獎學金”頒獎儀式,並為10名優秀學生頒發了獎學金。據了解,“肖家軍獎學金”由肖家軍個人捐資設立。近年來,他先后以個人名義在興業縣第一實驗小學、化壽小學,玉林師范學院等多所院校設立獎教助學主題基金,每學期對優秀學子與優秀教師進行獎勵。無獨有偶,北流市新豐鎮初級中學退休教師蒙延金及其兒子蒙宇弘也給新豐鎮初中捐助了100萬元,用於設立“金弘助學金”和建設學校運動場。

“好人事跡”層出不窮,“好人之城”更加枝繁葉茂。這些玉林人心目中的“草根”英雄已不再是個體,他們人格的力量、人性的光輝,正感召著更多人投身愛心群體,不斷刷新城市道德文明的新高度,傳播社會正能量。

近年來,玉林市還出台了《玉林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辦法》,堅持每三年組織一次玉林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每年開展一次“玉林身邊榜樣”評選活動,每季度推薦一次“中國好人”。同時出台《玉林市關愛道德建設先進人物實施辦法(暫行)》,發揮好玉林市好人好報基金會作用,在節假日進行走訪慰問,上門為先進人物送關愛,邀請先進模范觀看大型節慶演出活動,營造崇德向善的“好人社會”。如今,“好人之城”已然成為玉林的一張名片。

“志願紅”奏響文明曲

自2023年12月至2025年1月,玉林市幸福義工協會積極組織100多名志願者開展“情系環衛工·冬日送溫暖”、“冬日暖心行動”、非遺武術(伏虎拳)迎新春活動、“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迎春接福攝影等志願服務活動,服務群眾達1000多人。

而在最近,玉州區百合義工協會也開展了愛心慰問活動。這支成立於2010年的志願隊伍截至2024年12月,共籌集善款和愛心物資(折合現金)約145萬元,累計資助170多名困境學生、幫扶30多戶五保戶老人、捐建21所“百合愛心七彩書屋”。

2022年以來,玉林市大力推動志願服務融入文明實踐日常,構建了多維度志願服務體系。全市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建了市、縣(市、區)、鎮(街道)、村(社區)上下貫通的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科普宣傳等志願服務隊伍。目前,全市打造了玉林“玉事我幫您”、陸川“川流不息”、興業“興星之火”、玉州“同州共助”、福綿“福星閃閃”等一批富有本土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志願服務品牌。同時探索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新模式,創新打造“鄉村大喇叭”理論“空中課堂”,打造“玉見·春風理論宣講”“廳廈鄰理”“銅聲說理”等“一縣一品”特色宣講品牌。

文明新風吹遍城鄉

走進福綿區沙田鎮六龍村,就會看到一條長達63米的清廉文化長廊,這條長廊以9個歷史廉潔人物小故事為主題,圖文並茂、通俗有趣,引導群眾在寓學於趣中涵育新時代優良民風。該村還成立了理論宣講、文化體育、文明勸導、鄉村振興、黨建領航和移風易俗等6支志願服務隊伍,設立了“夜巡護平安”“文明新風尚”“關愛花朵”“愛老助老”“禁毒宣傳”“鄰裡互助”等多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統籌利用百姓大舞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惠民演出、理論宣講、普法宣傳等系列活動,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並將整治高額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內容列入村規民約,形成移風易俗的“土規定”“好規矩”。制定完善《紅白事操作服務規則》,統一紅白事宜操辦標准、請客桌數、酒席規模等具體事項。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村民積極響應,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2024年以來,該村平均每場紅事費用節省5000元以上,白事費用節省1000元以上,文明新風日益濃厚。

推動移風易俗成為了一種新風尚,文明之風在基層點面開花,蔚然成風。近年來,玉林市打造15個自治區移風易俗示范村和35個市級鄉風文明示范村(點),因地制宜推行“五個統一”工作法,指導推進村規民約修訂、紅白事服務中心建設,實現移風易俗常態長效。同時,以“做文明有禮玉林人”為主題,在電視台開設《“玉”見文明》專欄,在文明網開設《移風易俗》專題報道,組織開展“做文明有禮玉林人”話題討論,廣泛開展“倡導節約、光盤光榮”“文明旅游 禮行天下”“文明上網、文明用網”“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等系列活動,印發《玉林市治理餐飲浪費問題專項行動方案》,在全市400余家餐飲服務單位推廣“小份菜”“半份菜”“拼盤菜”,引導300多家商家提供免費打包服務。

來源:玉林市委宣傳部

(責編:龐冠華、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