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新春走基層丨毛南山鄉奔向幸福

人民網記者 王勇
2025年02月06日08:11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譚晨江幫旅客倒水。趙劍攝

譚晨江幫旅客倒水。趙劍攝

“今天客人到毛南,男女老少喜開顏,我們歡歌打祥鼓,朋友情誼傳千年。”國鐵南寧局南寧客運段毛南族列車長譚晨江倚著車窗,哼著毛南族《迎客歌》,望向車窗外的美景。今年,是她首次乘坐自己值乘的復興號列車回鄉過年。

毛南族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全縣毛南族人口6.49萬人,約佔全國毛南族人口的70%。

譚晨江看窗外風景。趙劍攝

譚晨江看窗外風景。趙劍攝

譚晨江是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水源鎮上南村人,是一名地道的毛南族姑娘。她從小的夢想就是要走出大山,成為高鐵乘務員。2015年,譚晨江實現了兒時的願望,成為全村第一個在鐵路工作的人。十年磨礪,她以精湛的業務技能和熱情的服務態度成為貴南高鐵首發列車長,一度成為關注焦點。

“回想90年代上南村的路況,那時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我們毛南族群眾祖祖輩輩生活在深山之中,走出家門往返一趟往往是風塵仆仆,滿身泥濘,鄉裡鄉親也主要靠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和把蔬菜擔去縣城賣的微薄收入勉強度日。”上南村村民譚能強介紹,上南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移民等扶貧政策后,村裡村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上南村遷移安置居民多達2000多人。

譚晨江送小朋友蛇形拉花。曹爍攝

譚晨江送小朋友蛇形拉花。曹爍攝

現在,原村民居住的40個自然屯,如今已無人居住,村民們陸續遷移到了洛陽鎮古昌村、思恩鎮陳雙村及思恩鎮肯福經濟場,家家戶戶由原來的木板房變成了樓房,實現了從村民到宜居居民的轉變。

貴南高鐵全線開通后,河池市建成了現代交通網絡體系,推進了“以旅興農、以農促旅、農文旅融合”的互惠共贏發展模式,鄉村旅游發展更上一個新台階,便捷的交通體系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沿線地區注入了源頭活水。

譚晨江與小朋友交流。曹爍攝

譚晨江與小朋友交流。曹爍攝

回想貴南高鐵首發列車值乘,譚晨江感慨萬千:“貴南高鐵沒有開通前回趟家至少要6個多小時,現在1個多小時就能到家吃上媽媽做的飯,幸福感滿滿!”

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當地政府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水源鎮上南村硬件設施得到了全面升級,文化傳承也綻放新活力。從此,山不再高,回鄉的路不再遙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經濟步入了發展快車道,毛南族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富足。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