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新春走基層︱“馴龍人”的“數字密碼”

人民網記者 王勇
2025年01月26日09:0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圖為調車長李志運瞭望前方領車人員動態。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調車長李志運瞭望前方領車人員動態。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無電區進有電區,接觸網下作業注意安全站位。”凌晨濕冷的海風呼嘯著,一列滿載著電煤的列車從北部灣港碼頭向防城港站調車場緩緩推進,防城港車站運轉車間丁班調車長李志運正使用對講機與工友聯防互控。在他的黃色作業服上,還遍布著一些密密麻麻的“神秘數字”。

防城港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的陸海交會門戶和陸路干線關鍵節點之一。進入春運,各大電廠電煤需求逐漸攀升。該站作為西南地區電煤裝車大站,日均發運電煤達到了2.7萬噸,日均裝車比平時增加了2列。在這場春運“保衛戰”中,李志運和工友們每天冒著寒風調運萬噸電煤,確保過冬能源運輸暢通,為群眾溫暖過冬保駕護航。

李志運向高歌傳達調車作業計劃。凌靖智攝

李志運向高歌傳達調車作業計劃。凌靖智攝

調車員好比是站場上的“馴龍人”,負責著車輛摘解與編組連挂,最終讓不同方向的列車按方向分布到不同的軌道中,確保貨物正點駛向目的地。但無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寒冬酷暑,他們都必須堅守在鐵道線上,因此調車員也被視為鐵路最辛苦的工種之一。

“最近天氣都還不錯,雖然很冷,但是至少不下雨。我們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李志運說。他作業服上的“神秘數字”,其實就是一次次的調車作業計劃,也是他獨有的“安全密碼”。以前在雨天調車時,他時常遇到寫著調車作業計劃的紙張被雨水淋濕或者計劃內容模糊不清的情況,如果憑記憶繼續作業,就會出現“跑錯位”“提錯鉤”“編錯車”的情況。要是跑回調度樓重新領取計劃,一來一回造成“車等人”,又浪費不少時間,影響作業效率。為此,他創新將計劃內容記在作業服衣袖上,避免了作業失誤和時間浪費。逐漸地,這獨辟蹊徑的“袖子計劃法”在調車班組中推廣起來。

圖為李志運袖子上的“神秘數字”調車作業計劃。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李志運袖子上的“神秘數字”調車作業計劃。人民網記者 王勇攝

除了衣服上的“神秘數字”,今年春運,李志運還有另外一個“安全小妙招”——“暖寶寶”。

防城港是海邊城市,夜晚的海風凜冽刺骨,最高風力能達到6級。嚴寒的天氣,也是調車員們面臨的另外一個“敵人”。如果穿著太厚,動作笨拙,作業靈活性會大打折扣。為了讓每一趟列車都能安全准點出發,他們不僅要和天氣斗,還要和時間賽跑。“天氣再冷,我們也不能把作業標准降低。我們各自都貼了10個‘暖寶寶’來抵御寒冷。”李志運得意地說。

夜幕中,防城港站調車場的燈光閃爍,照亮了李志運這些“夜行俠”的忙碌身影。機車鳴笛、列車連挂、車鉤碰撞和對講機對話聲此起彼伏。

圖為李志運展示身上的“暖寶寶”。凌靖智攝

李志運展示身上的“暖寶寶”。凌靖智攝

“推進!推進!”對講機發出指令。李志運的工友——連結員高歌“外挂”在冰冷的車梯上,不間斷瞭望信號,向司機匯報距離,李志運則在機車圍欄邊斜側身體,全神貫注地盯著在前端領車高歌的動態,把控信號顯示、速度控制、前方進路瞭望、停留車止輪復檢等每個作業程序,任何環節都不能馬虎。

他們的鼻子不斷呼出“白氣”,臉頰被吹得通紅,刺骨的寒風早已吹透棉衣棉褲。從第一批計劃開始到完成最后一批計劃,除了吃夜宵,他們其余時間都要在室外作業。

經過一夜的奮戰,李志運和高歌在凜凜寒風中頂送完最后一列電煤車,回到了車站調車場。他們的雙手、臉頰和脖子都積滿了黑煤灰,“黃金甲”上的“神秘數字”也蒙上了一層淺淺的煤灰,成為他們奮戰春運的生動印記。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