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平陸運河建設正酣

人民網南寧1月24日電 (記者覃心)2025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建設的關鍵之年。今年春節,10000余名平陸運河建設者、5000多台(套)大型設備將堅守在施工一線,攻堅樞紐混凝土澆筑、土石方開挖、橋梁工程建設等130多個關鍵路段(點),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手中的“施工圖”正在轉化為“實景畫”。
春節臨近,平陸運河建設依舊火熱。人民網 雷琦竣攝
日前,好消息不斷傳來。在廣西欽州市,平陸運河南珠大街跨江橋迎來重大節點——拱肋順利完成豎轉合龍,為下一步拱內混凝土灌注及格子梁吊裝奠定堅實基礎。這是平陸運河全線建設16座保通橋之一,位於欽州市區內,關乎市民出行便利。
橋上川流不息,橋下江水泱泱。保通橋不僅要建,還要建得比舊橋好,科技賦能是關鍵所在。
平陸運河南珠大街跨江橋完成拱肋豎轉合龍施工現場。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平陸運河南珠大街跨江橋為計算跨徑180米的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提籃拱橋,主橋施工採用“履帶吊+低位拼裝+豎轉成拱”的施工工藝。建設團隊充分運用BIM技術建模進行可視化安全技術交底﹔基於自研拱肋豎轉控制算法,確定最優豎轉扣點布置及最優合龍狀態,通過測量機器人與數字孿生智能監測系統聯動,實現多點同步跟蹤測量-監測數據自動上傳-豎轉位置可視化分析展示,做到“狀態感知、數據融合、算法分析、反饋輸出、精准調控”,提高施工監測效率,保証拱肋豎轉合龍精度。
平陸運河在建設中,還積極對各類技術開展攻關,科技創新競相涌現。前不久,平陸運河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右幅建成通車,這是平陸運河項目首座建成通車的跨線橋梁,標志著平陸運河跨線橋梁新建及改建進入全面加速期。
平陸運河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右幅建成通車。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在建設過程中,平陸運河建設管理團隊圍繞大橋建設難點開展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技術設備、信息化成果、智能化管理及先進的工藝工法開展集成式應用,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其中,首次創新應用起重能力120噸的爬拱吊機助力鋼管混凝土拱橋的格子梁吊裝,拓寬了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的新領域,開創了中小跨徑鋼管拱橋格子梁吊裝的新工藝,具有顯著的技術領先性和示范效應,為同類型橋梁提供技術支撐和鮮活案例。
當前,平陸運河全線橋梁建設正有條不紊推進中,多座橋梁正在加快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據悉,2025年平陸運河建設計劃完成投資170億元,基本完成土石方開挖和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航道基本成型﹔27座橋梁建成通車19座﹔樞紐金屬結構今年6月全面開始安裝﹔加快建設江側、海側水水中轉聯運換裝設施﹔大力推動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