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軍委員:發揮灌區工程最大效益 助力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湯曉軍委員(右)接受採訪。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人民網南寧1月15日電 (記者陳燕)1月15日,廣西政協委員、百色水庫灌區管理中心主任湯曉軍接受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專訪。湯曉軍委員介紹了廣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庫灌區工程建設的總體情況。
廣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庫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它承載著黨中央對邊疆地區、革命老區民生福祉深情的關懷,是一項意義深遠的戰略性民生工程。
該項目為大(2)型Ⅱ等灌區,輸水線路總長約335公裡、輸水管道最大直徑達2.8米、最大水頭160米,總灌溉面積59.2萬畝,是全國丘陵地區有壓管道輸水線路最長、壓力最大的現代化灌區工程。總投資41.45億元,建設工期48個月。
湯曉軍委員接受採訪。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湯曉軍委員介紹,項目始終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理念統籌項目建設運營全過程。面對工期緊、戰線長、施工面分散、技術難題扎堆、工程地質復雜等問題,項目參建各方同心同向、協力攻堅,如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主要完成輸水管道335公裡、閥井(房)1010座、高位水池131座。
截至2024年底,項目主體工程已通過階段通水驗收,質量、安全、進度、造價、文明等方面管控良好,交出滿意答卷。當下,項目重心正從建設階段穩步邁向運營階段,田間工程建設與試運營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目前,已為8個農業灌片、5個城鎮供水水廠、4個工業園區提供穩定供水服務,工程效益初顯成效。
據了解,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庫灌區工程建成通水后,每年可向沿線提供農業用水約7762萬立方米,向城鄉生活、工業供水1105萬立方米,將進一步提升百色市右江、田陽和田東這3縣(區)12個鄉鎮(街道)135個行政村的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改善右江河谷地區灌溉條件,從根本上緩解右江灌區缺水問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區域發展現代化產業提供水安全保障,有力支撐百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