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運河 勇立潮頭——聽,“代表通道”奏響廣西奮進樂章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南寧1月14日電 “不負時代重任、不負人民期盼,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2026年如期建成平陸運河,實現通江達海!”
“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廣泛征求全區10多萬名五級人大代表的意見,貫徹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也是一次生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
“建設運河,我們不僅要為老百姓算好眼前賬,也要算好民生賬、長遠賬。”
……
一條“代表通道”,一頭連著全區發展大局,一頭連著百姓切身利益。1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正式開啟,三位廣西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聚焦助推平陸運河建設,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回答媒體的提問。
三位廣西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人民網 馮肖慧攝
實現通江達海的百年夢想
一河貫通,八桂向海。
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標志性工程,是廣西所盼、桂運所系,對推動廣西及西南地區發展具有戰略意義。運河全長134.2公裡,總投資727億元,通航5000噸級船舶,將於2026年建成,實現廣西通江達海的百年夢想。
這條世界級運河,最新建設情況如何?
廣西人大代表,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斌率先作答:“當前,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科技創新競相涌現,發展前景未來可期!”
楊斌代表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 馮肖慧攝
據介紹,自開工建設以來,2萬余名建設者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工程建設,截至1月12日,累計完成投資476億元,佔總投資的66%﹔開挖土石方2.7億立方米,佔工程總量的85%﹔船閘混凝土澆筑342萬立方米,佔工程總量的59%﹔土地征用和群眾搬遷及安置基本完成,6所小學建成並投入使用。
2025年是運河建設關鍵之年,計劃完成投資170億元,基本完成土石方開挖和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航道基本成型。
對於平陸運河蘊含的巨大經濟社會價值,楊斌深有感觸。“西南地區貨物經平陸運河出海,航程縮短560公裡,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將大幅降低﹔運河經濟帶的建設和現代物流體系的形成,將帶動沿線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發展勝勢﹔生態廊道的打造實施,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水清、魚翔、岸綠、景美’。”楊斌信心滿滿地告訴大家,隨著八桂航道網的規劃建設,可以更好地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為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立法
在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工程建設路上,如何保証平陸運河安全暢通高效運行?怎麼才能更好發揮平陸運河整體效能?
肖遠貴代表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 馮肖慧攝
廣西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肖遠貴分享了在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制訂過程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做法。
肖遠貴介紹,2022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同意建設平陸運河的決議,運河正式開工。2023年1月,13位廣西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要求制定平陸運河管理條例。同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該議案審議結果報告,報告建議啟動這項立法工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條例納入2024年立法工作計劃。
廣泛征求意見,深入開展調研,反復研究、充分論証,擴大代表的參與……在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制定過程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做了諸多准備工作。
“對這些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我們都進行認真分析,盡可能地予以吸納,整個過程貫徹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也是一次生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既維護了國家法制統一,又體現廣西特色,同時具有可操作性,較好落實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肖遠貴說。
為老百姓算好眼前賬、民生賬、長遠賬
來自欽州市的代表黃可明,同時也是欽州市欽南區龍門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的他走上通道,並帶來好消息:隨著龍門大橋建成通車和平陸運河的建設,龍門港鎮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黃可明代表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 馮肖慧攝
龍門港鎮位於欽州市茅尾海出海口,是平陸運河與龍門大橋的交匯點,地理位置優越。“自2022年運河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我很榮幸成為運河建設的服務者,始終服務在保障平陸運河建設的一線。”黃可明說,他帶著鎮、村委,深入一線,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爭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確保運河航道正常施工。
因為平陸運河項目,拆遷戶搬遷到了新的安置房,學校新建了教學樓,人們生活越過越好……談到這些年龍門港鎮的變化,黃可明難掩激動之情。但他也在思考,如何抓住運河建設的機遇,帶領群眾轉產轉業增加收入,“建設運河,我們不僅要為老百姓算好眼前賬,也要算好民生賬、長遠賬。”
據悉,龍門港鎮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秀麗的海上風光,豐富的海產品資源,以及龍門七十二涇、亞公山、玉井留香等景點。2023年,龍門港鎮積極整合島鎮產業、旅游、文化、生態等資源,打造濱海旅游特色小鎮,並推動龍門景區的開發,爭取納入平陸運河文旅經濟帶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突破行動重點突破項目。
“2024年,我們還爭取了200萬元資金,新建了一家村集體經濟項目海產品加工廠,不僅增加了4個村委的集體經濟收入,還帶動一批當地群眾就業,更為龍門港豐富的海產品深加工闖出一條新的路子。”黃可明介紹。
下一步如何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致富路?黃可明表明未來決心:“將依托平陸運河入海口、龍門大橋、龍門群島等資源優勢,打造一批濱海文化旅游項目,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全力發展向海經濟,積極地融入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
從頂層設計者到一線工作者,參與平陸運河建設是他們為之奮斗、為之自豪的事業。短短半小時,3位代表暢談職責與使命、憧憬與希望、熱情與干勁,一個在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奔騰向前的廣西已然就在眼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