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玉林特色小吃白糤穿上“花衣” 更添喜慶年味

2025年01月08日16:52 |
小字號

過了臘八就是年,趁著晴好的冬日,玉林各地特色小吃也在緊鑼密鼓制作中,白糤便是其中一種。據史料記載,玉林白糤的制作歷史可追溯至數百年前,是當地過年時供奉先人、招呼賓客不可或缺的傳統美食,其形態如圓盤,上面印有“福、祿、壽、喜”等吉祥喜慶字樣,既美味又富有美好的寓意。

白糤坯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劉丹萍攝

白糤坯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白色的白糤隨處可見,但彩色的白糤你見過嗎?玉州區大塘鎮大雙村村民王紹美別出心裁,給白糤穿上“花衣”,不僅為傳統美食增添了喜慶色彩,也為家庭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民族技藝加持地方特色,闖出增收新路子

王紹美是布依族人,三十多年前從貴州省安龍縣遠嫁玉林,在王紹美的娘家,每逢三月三、六月六都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看到玉林的白糤,她突發奇想,能不能將少數民族美食制作工藝與玉林本土的白糤制作技藝相融合呢?於是她將從娘家帶回來的密蒙花、紫藍草熬制出彩色的汁液,用以浸泡糯米,給糯米上色,再用上色的糯米制作白糤,彩色糯米飯制作而成的白糤不僅色澤上更好看,味道上也更清香了,每年過年都引來親戚朋友上門搶購。

“通過植物染色的糯米飯做出來的白糤好吃不上火,大家吃過我做的白糤都贊不絕口。”王紹美自豪地說,原本只是做來自家食用,但親戚朋友品嘗過之后紛紛開始跟王紹美訂購這特色白糤,王紹美便越做越多,以每張白糤12-15元的價格出售給前來訂購的人,每年800-1000斤的糯米制作而成的白糤均銷售一空,為家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舂搗染料汁

舂搗染料汁

匠心制作,小小米餅來之不易

白糤的制作需要經過篩選糯米、淘洗、浸泡、上色、蒸煮、定型、晾晒糤胚、過糖、下鍋油炸等多道純手工工序,為了制作這傳統美味,王紹美前一天晚上就將上好的糯米淘洗干淨后再浸泡,凌晨三點鐘就要起來染色、蒸煮糯米飯。先將密蒙花、紫藍草舂搗出汁,上鍋熬制出彩色的汁液,再把泡發的糯米放入汁液浸泡十分鐘左右,就得到了明亮的黃色、紫色糯米了。

王紹美將上好色的糯米均勻地放入蒸屜中,蓋上蓋子大火蒸煮30分鐘,騰騰升起的蒸汽帶著草本的芳香迅速蔓延開來,用來制作白糤的糯米飯剛熟最佳,當整個屋子都充滿著糯米飯香味時,就可以揭蓋出鍋了。待糯米飯稍稍晾涼,王紹美就拿來了制作白糤的模具,先在模具中刷上一點米漿水防粘,再將糯米飯放入模具中攤平、壓實,倒扣在簸箕中,一個個印有“福”字的白糤坯子就做成了。

上好色的糯米

上好色的糯米

“今年冬天的天氣很好,做出來的白糤非常漂亮。”美味不僅需要匠人的巧手,還需要大自然的輔助加工,連續晴好的天氣最適合晾晒白糤坯子,剛做出來的白糤坯子需要經過兩天的晾晒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經過陽光的洗禮,白糤坯子已經變硬成型且不容易破損,王紹美往鍋裡的熱水中倒入一盆冰糖,慢慢攪拌至融化,再將白糤坯子放入鍋中均勻裹上糖水,這一步叫上糖。上過糖的白糤坯子被一排排鋪開晾晒,直到晒干為止。

成品白糤

成品白糤

完全晒干的白糤坯子就可以下油鍋炸了,王紹美往鍋中倒入大豆油,待油溫合適后便放入白糤坯子,這期間要用筷子和漏勺相互配合,不停旋轉、翻面,直至白糤胚炸發、微微發黃就可以出鍋了。這樣制作出來的白糤,甘香酥脆,口感極佳,稍壓即碎裂成數塊,再泡上一盞清茶,約上三五好友,一邊閑聊一邊品嘗美味,再愜意不過了。

鄉村在振興,日子越過越有信心

“現在我們村路越修越好了,生活也越來越便利了,我的白糤也越銷越遠了,我很滿足,有能力的話我想做多一些,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吃到這麼美味的白糤。”年輕時為了照顧老人孩子,王紹美沒辦法像村裡其他人那樣外出務工賺錢,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開始學做白糤,一個創新舉措讓她增加了收入來源,以前基本上是本村村民前來購買,隨著口碑越來越好,許多城區甚至外地人也慕名前來訂購,王紹美也開始了網絡銷售,通過郵寄快遞的方式把家鄉特色送到更多人的身邊。

對於未來的生活,王紹美感覺充滿希望,鄉村在振興,日子越過越有信心!(劉丹萍 覃小原)

來源:玉州區委宣傳部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