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學用“千萬工程”繪就芒鄉新圖景系列報道(五)

上下聯動凝心聚力 攜手共建和美鄉村

——田東縣林逢鎮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紀實

2025年01月07日09:5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作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單位,田東縣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通過縣級推動、鎮村聯動、全民發動、示范帶動、常態行動等“五動”結合,走出一條“統籌、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新路徑,鄉村呈現出一派和美新氣象。田東縣推出《學用“千萬工程”繪就芒鄉新圖景系列報道》,記錄“千萬工程”經驗在芒鄉大地的新實踐,展示各鄉鎮黨群同心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走進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的村庄田野,處處綠意盎然,村道寬敞潔淨綠樹成蔭,房前屋后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種植園內果蔬長勢喜人,處處是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致……

從探索到實踐,田東縣林逢鎮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全鎮實際,強化上下聯動、突出農民主體、注重塑形鑄魂,以“五個一批”為抓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著力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人居環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人居環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黨建引領聚合力,上下聯動一盤棋,踏上“千萬工程”新征程。該鎮將“千萬工程”作為鄉村振興頭號工程謀劃研究,形成“五個一批”工作思路,不斷完善鎮級牽頭抓總,村級組織引領,屯級執行實施“三級隊伍”共建、先行先試、分類推進工作模式,為全鎮21個行政村先行打造一個示范屯提供建設思路。在示范屯和同村大沙屯,在鎮黨委、駐村工作組以及村“兩委”黨員帶動指導下,屯級理事會、監事會積極履職,積極組織代表到義圩鎮世木村平拉屯、班龍村定怒屯、朔晚村巴查屯等參觀學習后,兩次發動群眾自籌資金,組織義務投工投勞和動員無償退讓土地。僅用半個月時間,深埋排污管3條約400米,拆除舊瓦房9間、舊廁所5間,擴寬和硬化屯內道路約350米,堆砌微菜園磚牆約2000米,打造微菜園、微果園15個,美化庭院6處,累計退讓土地約500平方米,清理陳年垃圾死角14處,通過“小改動”實現“大改變”,助力鄉村振興。

農民主體添動力,群眾視角首創新,激活“千萬工程”新引擎。該鎮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厘清干部與群眾的邊界,通過開展“芒鄉夜話”、召開屯級理事會等形式與農村黨員群眾嘮家常、話發展,形成群眾“想聽組織說,想和組織講”的良好氛圍,組織動員群眾以自籌資金、無償退讓土地等形式,掀起在家群眾投工投勞,在外鄉賢捐資捐物的美麗鄉村建設高潮。目前,全鎮共有14個村(20個自然屯)開工建設,自籌款150余萬元,整治衛生死角232處,建設排污溝3公裡,硬化道路2公裡,拆除舊房46間,建設文化舞台1個。

“看到村裡的群眾主動積極參與到‘千萬工程’項目建設中來,並且一起為設計規劃出謀獻策,我感到十分自豪,現在我們村委、黨員及群眾干勁十足,接下來大家會齊心協力繼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起建設更加宜居、更加美麗的家園。”永隆村黨總支部書記、村民委主任滕妙陳說道。

群眾利用舊物打造”微景觀“。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群眾利用舊物打造“微景觀”。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走進和同村大沙屯,擴寬的道路、獨具鄉風特色的牆體彩繪、庭院裡錯落有致的蔬果園,嶄新的面貌令人煥然一新……“我們通過屯內黨員模范帶動,引導群眾參與,民間工匠手藝人用好鄉土環境,提升庭院景觀,打好生態牌、田園牌。”林逢鎮黨委分管領導表示。

由表及裡新提升,塑形鑄魂增內涵,共繪“千萬工程”新畫卷。該鎮深入挖掘“千萬工程”經驗內涵,立足鄉村整潔美麗有序,著眼村民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深化鄉風文明建設,打造一批有故事、有文化、有活力的文明鄉村。堅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庭院果園”“微菜園微花園”等美化屋旁環境﹔通過“一戶一景、一村一品”的方式,打造鄉村特色品牌﹔通過節日游園、廟會慶典等民俗活動豐富鄉村精神生活。在和同村大沙屯建設實踐中,屯內群眾人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意識有了廣泛提升,講文明、樹新風風氣逐步形成,很好地推動村民自治落實落細。大家在共商議、同勞動的過程中增強了情感聯系,形成了和諧風氣,在改善基礎硬件建設的同時還在屯內關鍵位置關鍵點刻畫新時代文明壁畫,描繪新時代美麗新風形象,形成“舊貌換新顏,舊人穿新裝”的大美鄉村田園景色。在橋禮村下屯,一幅“一顆紅心跟黨走”風景牆佇立在屯頭,用紅磚繪就的幾大大字深入人心,展現出人民群眾對黨的領導高度認可,而且通過開展“千萬工程”建設,不僅實現了鄉村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昔日臟亂差的村庄面貌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干淨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綠樹成蔭的庭院以及充滿生機的田野﹔更促進了鄉風文明的全面提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村民們更加注重個人衛生和家庭清潔積極參與公共衛生活動﹔鄰裡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得到傳承和發揚。

建設微菜園,鄉村更美麗。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建設微菜園,鄉村更美麗。林逢鎮人民政府供圖

特色產業助振興,富民強村在路上,干出“千萬工程”新成效。該鎮堅持以產業富民強村為主線,統籌推進鄉村建設、鄉村發展與鄉村治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響“林逢芒果”“平洪香米”“和同酸菜”“那洋黑甘蔗”等品牌知名度,打造平洪—橋禮—和同—東養—林馱農業產業帶,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產業興、鄉村美、村民富。2023年以來,林逢鎮堅持黨的核心引領,深入挖掘各村(社區)資源優勢,大膽探索村級集體經濟抱團發展新路徑,團結帶領各村(社區)共聚村集體經濟發展合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林逢鎮村集體經濟收入314.37萬元,連續3年自主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曹毅、黃德燦)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