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路建集團3項創新技術獲評廣西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典型案例
近日,2024年度廣西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典型案例評選結果出爐,廣西路建集團“特大跨徑寬幅部分斜拉橋高品質快速建造關鍵技術”“懸臂澆筑橋梁用雙限位限重智能橋面吊機研發及應用”“特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智能化整體提升關鍵技術”3項案例成功入選創新典型案例。
廣西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目的是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挖掘推廣交通運輸領域涌現的科技創新好經驗好做法,調動全行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力支撐交通強國試點、交通強區建設。
培森柳江特大橋斜拉索。廣西路建集團供圖
“特大跨徑寬幅部分斜拉橋高品質快速建造關鍵技術”創新性和系統性地解決了大部分斜拉橋建造速度慢、線形和索力精確度低、施工質量難保証等問題。該創新技術在2021年7月開始研發並已成功應用於培森柳江特大橋主箱梁及斜拉索施工中,完成了共計140個懸澆梁段和92根斜拉索施工。採用寬幅多隔板多箱室箱梁裝配式內模吊架技術,與傳統支架立模工藝相比,35個對稱懸澆梁段合計節省工期約5個月﹔採用寬高箱梁鋼筋精確定位安裝技術,與傳統箱梁的鋼筋安裝方法相比,主箱梁鋼筋工程合計節約工期35天﹔採用斜拉索快速施工及索力精確控制技術,46對索合計節約工期92天。該創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可進一步促進部分斜拉橋發展成熟,為今后的部分斜拉橋設計施工提供重要參考借鑒價值,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雙限位限重智能橋面吊機結合異部法施工技術在飛龍大橋成功應用。廣西路建集團供圖
“世界最大跨徑1800型波形鋼腹板連續剛構橋”飛龍大橋。廣西路建集團供圖
“懸臂澆筑橋梁用雙限位限重智能橋面吊機研發及應用”結合了現有施工條件,克服傳統吊裝方法的不足,最大程度提高了波形鋼腹板連續剛構橋懸臂段施工效率。雙限位限重智能橋面吊機結合異部法施工技術在2023年6月開始應用在飛龍大橋懸臂澆筑施工中,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合計節省工期57天。在大橋懸臂澆筑過程中,通過利用已安裝的波形鋼腹板作為智能吊機的承重構件和行走軌道,將相連的異部挂籃上橫梁構件組合作為智能吊機的底盤,通過吊機后錨定系統取代傳統吊機配重,實現吊機結構輕型化,同時使智能吊機與挂籃隨節段的增加而移動,通過智能遙控進行遠程控制,實現懸澆過程中任意節段的物料吊裝,解決大跨徑橋梁塔吊作業半徑無法到達橋梁跨中的橋梁施工難題,有效減少臨時結構鋼材用量,大幅降低施工過程中碳排放量,綠色環保,社會效益顯著。
已建成的“世界最大整體提升跨徑和噸位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廣西路建集團供圖
“特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智能化整體提升關鍵技術”致力於助力高質量建設成果,借助多源感知技術和數字孿生智能顯控系統,針對可能出現的施工問題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整,實現姿態、位移和變形的智能分析,成功將“狀態感知數據融合、算法分析、反饋輸出、設備響應、精准調控”融合至大段拱肋的整體提升智能化、可視化施工過程中。智能化整體提升法與鋼箱拱支架法相比,減少了鋼材使用近6000噸,節省了30天工期﹔與鋼箱拱整體提升相比,減少了鋼材使用2000余噸。該技術是廣西路建集團在鋼管拱肋整體提升施工技術上的高度創新,可在具備施工條件的前提下實現快速高精度智能建造,為今后採用整體提升施工方法的項目提供了優秀的應用案例。
近年來,廣西路建集團積極調動各工程項目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挖掘工程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主動總結提煉,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交通運輸創新技術成果,助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工程品質、確保生產安全、科研成果轉化等目標的實現,助推企業生產高質量發展。(陳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