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 撬動職企雙贏“薪”杠杆
“我每個月可以多得200元至500元不等的工資,如果參加技術技能競賽獲得獎項和榮譽,公司還會給予相應補貼。”日前,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投供水有限公司,該公司職工吳嬋娟開心地說。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總工會的積極推動下,該公司召開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會議,明確職工在技能、學歷、競賽等方面的激勵措施,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成為現實。
“職工有好‘薪’情,企業才能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發展。”三江侗族自治縣總工會副主席侯宗雄說,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撬動職企雙贏“薪”杠杆,是縣總工會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有力舉措。
去年,該縣482家企業簽訂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覆蓋職工5725人。該縣總工會積極推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用心用情用力為職工護“薪”,讓跟吳嬋娟一樣的技術工人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近年來,該縣總工會積極推行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建立以勞動合同為基礎、集體合同為關鍵環節的企業勞動關系自主協商機制,不斷完善和加強推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工作,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在推進集體協商工作中,該縣總工會以夯實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基礎工作為目標,在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的同時,分組深入企業走訪調查,摸清建會規模以上企業及小型非公企業、區域、行業開展集體協商企業的底數,完善集體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同時,根據不同企業性質、規模、特點進行分類指導。對於企業規模較大人數較多、工會組織健全的企業比較配合的,單獨進行簽訂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並選樹一個工會聯合會、一個行業作為示范點﹔對於規模小、職工人數少的非公企業或工會組織不健全的,通過簽訂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專項合同,擴大工資集體專項合同覆蓋面。
同時,該縣總工會每年召開集體協商工作專題培訓會,針對企業和基層工會在集體協商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如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協商程序及注意事項、協商內容和工資集體協議送審程序等內容對鄉鎮(街道)工會聯合會工會專干、企業工會主席等進行全面系統培訓,使他們進一步掌握工資集體協商程序及技巧,為推動集體協商工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今后,該縣總工會將繼續瞄准目標,探尋攻堅克難的好措施、提升服務的好模式,做好“加減乘除”,不斷提升廣大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吳智芳、伍永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