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浦北縣官垌鎮:

黨建“一根針”穿起“小圓桌”治理“千條線”

2024年10月17日11:03 |
小字號

今年以來,浦北縣官垌鎮以基層黨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動為契機,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小圓桌”議事協商機制,搭建基層治理服務平台,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民生實事監督落實,有效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重心下移、黨建引領成效提檔升級。

“小圓桌”延伸基層治理,暢通民意回應“連心橋”

“起初,抱著試試的想法,向村裡的議事員請求協商解決我和同村馮某偉因林地界線不清引發的矛盾糾紛,沒想到,經議事員調解后,馮某偉同意將他種植在雙方林地界線上的樹苗進行清除,並重新確定了雙方的林地界線,矛盾糾紛得到解決了。”福明村委龍景村村民馮鴻感謝地說。

官垌鎮“小圓桌”基層治理機制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群眾議事協商習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群眾身邊問題。

近年來,官垌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村民小組最小治理單元,通過一張圓桌、幾張板凳、若干議事員,構建“小圓桌”議事協商模式,將全鎮294個自然村組納入“小圓桌”治理,組建1465名品行兼優、處事公道的村民小組議事員,有效做實村民小組最小治理單元,打造民意收集前沿“哨站”,及時回應民意訴求,推動基層治理資源向下延伸,讓群眾矛盾糾紛問題解決在村民小組層面。官垌鎮通過“小圓桌”收集群眾反映熱點難點95個,在村民小組層面解決78個,解決率達82%。

“小圓桌”聚焦民生實事,打造項目建設“直通車”

官垌鎮中心小學新建教學綜合樓民生實事票決項目施工現場,一棟佔地400平方米,建設總面積2015平方米的五層教學綜合樓主體結構完成建設,教學樓外牆和內部正在裝修。這是該鎮強化“圓桌”監督,助推票決項目落地的有力縮影。

據了解,官垌鎮積極對接上級教育部門,成功申請了項目資金564萬元用於官垌中心小學綜合教學樓,該教學樓建設完成后,預計可以增加12個教室,容納540名學生,有效緩解教室緊張、學生教育等問題。

民生項目建設的落地,得益於該鎮的“小圓桌”監督。官垌鎮立足民生實事,以黨建和廉潔工作站為單位,通過組建以4個片區17個村(社區)村監會共59名干部充實“小圓桌”監督力量,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日監督、周反饋、月跟蹤”機制,推動官福二級路、道路硬化、高標准農田水利設施等68個民生項目建成。

“小圓桌”民主議事協商,激發產業發展“動力源”

在官垌鎮垌表村委沙田垌至白石麓八角產業路施工現場,村民自籌1100元資金建設寬1.4米,長1.2公裡的八角產業路,正在自行平整路面,隨著一車車水泥運輸到施工地點后,有序進行水泥漿攪拌、道路硬化鋪設,一個困擾著村民運輸八角的產業發展難題迎刃而解。

“小圓桌”助力產業發展遠不止於此。在官垌鎮官垌社區新建公共服務中心旁,由官垌社區、甜竹、群生等9個村協商投資35萬元,建設一棟佔地面積約820平方米的廠房拔地而起,一間間臘味生產、加工、倉儲車間正在建設,建成投產后每年增加2.4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

今年以來,官垌鎮將“小圓桌”治理機制深度融入產業發展,通過盤活閑置“三資”,完善產業發展設施,充分挖掘優勢資源,採取“強村帶弱村、村村抱團聯建”的方式,推動解決5個村(社區)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后勁不足問題,形成聯動互惠、共建共贏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實現“圓桌”助力產業發展向前“奔富”的美好目標。目前,17個村(社區)順利完成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任務,其中完成10萬元收入村5個。

一個個助推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建議在“小圓桌”會議上協商討論、達成共識、落到實處,不斷為官垌鎮產業發展“賦能添翼”。(張志富 蘇善燁)

來源:官垌鎮人民政府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