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調院:以“現代測繪技術”為找礦蓄勢賦能
2024年09月30日10:09 |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培訓現場
“本次培訓內容覆蓋面廣、知識點新、實用性強,使我對高精度定位、邊坡監測等現代測繪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為下一步開展物探和測繪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近日,廣西地質調查院舉辦“現代測繪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技術培訓班,參加學習的技術員漆劍表示獲益匪淺。
培訓班邀請了武漢大學測繪學院許超鈐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現場授課,該團隊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重視將技術創新成果用於實際生產中,在現代測繪基准服務方面先后為十多個省、市及地區提供了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和科技支撐。培訓中,該團隊以“基於北斗三號的智能化監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北斗統一解算”“地基合成孔徑雷達基本原理”“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系統研究與應用”等主題進行授課,並引入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與調查”等典型案例,各項專題培訓“干貨滿滿”。
近年來,廣西地質調查院面向行業重大需求,成立地球物理勘察研究團隊,加強與區內外高校院所交流合作,利用高密度電法系統、V8多功能電磁法系統、無人機測量系統、RTK測量系統、EH-4電導率成像儀、地質雷達探測儀等集重、磁、電、震、放射性和測繪技術於一體的先進技術裝備,開展各項綜合物探和測繪工作。據悉,該院積極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和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地下空間探測,技術支撐完成礦產遠景地質調査3項、礦產勘查7項、頁岩氣調查3項、地熱資源調查9項、水文地質調查11項、地質災害調查18項、工程地質勘察5項。
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進一步引進物探新技術與新理念,強化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培育地質領域新質生產力,以“現代測繪技術”為找大礦、找好礦、找急需的礦蓄勢賦能。(黃雄基 董明輝)
(責編:龐冠華、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