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桂林山水甲天下 無線漓江無限美

——漓江通信杆塔線纜遷建改造工程紀實

2024年09月30日18:0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漓江被譽為世界最美河流之一,既是八桂大地的亮眼名片,也是桂林山水之魂。

在新發展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還原漓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奇妙視覺感受,實施漓江風景名勝區杆塔線纜遷建改造勢在必行。

漓江風景區杆塔線纜遷建改造工程項目整治范圍北起市區磨盤山碼頭,南至陽朔福利鎮福利漓江大橋,全長約70公裡,是漓江山水精華段,涉及4個縣區11個鄉鎮,有12處架空跨江光纜和37座鐵塔。工程選擇了“舍近求遠”的策略,拆除橫跨江面的光纜,重新優化組網,改為沿岸平行鋪設,形成新的環網結構,最大限度減少對漓江自然景觀、航道通航的影響,有效減少對漓江自然景觀的干擾,保護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壯美景觀。

2024年5月,廣西通信管理局以實現“無線漓江無限美”為總體目標,聯合桂林市政府成立推動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統籌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和鐵塔五家電信企業資源和力量,形成了區市縣縱向貫通、政企橫向聯動的協同工作機制,共同快速有序推進工程實施。四個月以來,全行業凝心聚力、緊密協同,日以繼夜、迎難而上開展攻堅,克服設施點多面廣、組網調整大、沿線阻工多、山區施工難等諸多難題,至2024年9月,已完成9處跨江線纜的成功拆除工作。

廣西電信涉及11處架空跨江光纜,基站224個,負責牽頭拆除3處過江光纜。廣西電信項目團隊採取變更線纜上聯機房、下沉機房等方式重新組網,建設光纜跨越桂林2個縣區7個鄉鎮,工程量超過181公裡,9月已全部完成一階段光纜布放及割接及跨江光纜牽頭拆除工作。

8月29日,廣西移動率先完成漓江跨江線纜首處的牽頭拆除工作,成為漓江風景區杆塔線纜遷建改造裡程碑。截至9月24日,廣西移動全部完成一階段牽頭負責的3處拆除,建設光纜跨越4個縣區8個鄉鎮,工程量超過161公裡。在建設過程中,面對山地施工難度大、阻工協調多、工期時間緊等眾多難題,廣西移動壓實各級責任,明確任務時限,有力保障了遷建改造工作的高效推動。

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廣西聯通迅速成立專項整治攻堅小組。小組成員提前勘探施工現場,認真核對設計文稿和施工圖紙,並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一點一案”施工方案,牽頭完成了82.18公裡網絡改造以及雙全碼頭段跨江光纜拆除工作。

跨江線纜拆除前后對比圖

跨江線纜拆除前后對比圖。廣西通信管理局供圖

廣西廣電負責承擔楊堤鄉浪石至地水洞段約7.5公裡的杆塔線纜遷建改造任務和2處跨江線纜拆除,工程覆蓋6個鄉鎮。廣西廣電黨委高度重視,積極投身漓江風景區跨江線纜遷建改造工作,全力以赴保安全、搶工期、抓進度、盯質量,掀起大干熱潮,歷經連續5個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日夜拼搏,順利完成45公裡的附挂光纜建設,39根立杆的改造新建,3.7公裡的吊線改造,3.8公裡的光纜直埋改造新建以及2處跨江線纜的牽頭拆除工作。

廣西鐵塔負責漓江兩岸31座通信基站整治、拆除鐵塔1座。精心組織專業查勘小組,採用“水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查勘方式,在陸地徒步穿越崎嶇小道,深入基站周邊,全面掌握了地形地貌和通信狀況。運用無人機開展高空勘查110次,為項目提供了更全面的視角和精准數據。改造工作注重融入自然與確保質量雙結合,最大程度讓基站與生態景觀和諧共存,實現漓江兩岸5G網絡優質覆蓋,做到“建站而不見站”。(劉譽聲、林金霞、蔣崢嶸)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