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旅融合新招牌 繪就民族團結新篇章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巴馬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推進“文化+旅游+康養”深度融合發展,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形有感有效地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堅持黨的領導,為文旅發展“凝心鑄魂”,力促各民族“三交”保障不斷加強
始終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人大文化旅游工作各領域全過程,每年把人大文旅工作計劃及文旅促各民族“三交”工作列入人大常委會重要議事日程,監督人民政府對“三項計劃”(即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民族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的實施情況,涉及文化旅游發展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重點工作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進一步推動全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思路上有創新、工作上有部署、措施上有要求。
扎實立法根基,為文旅發展“保駕護航”,力促各民族“三交”基礎不斷夯實
堅持把做好民族立法工作作為促進各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先后制定了《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資源保護條例》《巴馬瑤族自治縣香豬產業保護條例》《巴馬瑤族自治縣包裝飲用水水源保護及開發管理條例》等單行條例,協助自治區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加快推進《巴馬瑤族自治縣油茶產業發展條例》制定工作,通過立法推動政府積極高舉生態旗,打響生態牌,走生態路,打文旅康養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努力推動地方旅游由單一景區景點的觀光游向融合大健康的康養旅游轉變,把生態康養旅游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同步規劃、同步推進,農、文、旅、康養快速融合發展,促進文旅發展與民族經濟、切實改善民生有機結合,文旅產業逐步成為巴馬群眾增收致富、開啟幸福生活的“金鑰匙”。
深入調研監督,為文旅發展“點穴獻策”,力促各民族“三交”活力不斷提升
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必須直面問題、找准問題。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精心選准調研議題,聚焦黨委重點工作和政府工作難點、群眾關心期盼,找准推動文旅發展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切入點”,深入開展“加快紅水河鄉村旅游廊道建設”“推動旅游民宿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與管理”“政府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專題調研和《巴馬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執法檢查,研究提出制約民族經濟社會、文旅發展的瓶頸問題,有效監督政府實施《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勝地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勝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制定了《巴馬瑤族自治縣2024年開展“鄉村旅游+”行動工作方案》,推動全縣文化旅游市場復活和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升級,通過整合鄉村自身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山水景觀優勢、民間禮俗和文化優勢等,打造了以觀光旅游、短期旅居、高端康養、研學游學、特色民俗觀禮等為主體的產業綜合體,配套帶動特色農業、林品採集業、康養產品加工業以及餐飲、民宿等服務業,助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康養、旅游產業快速復蘇回暖。2024年上半年實現社會旅游總消費53.44億元,同比增長35.46%,旅游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力不斷提升。
協調聯動發力,為文旅發展“推波助瀾”,力促各民族“三交”精神家園不斷筑牢
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必須增強自身的“硬實力”和提升品牌影響力。自治縣人大常委會注重加強縣鄉兩級人大聯動,完善代表履職平台建設,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共建成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代表聯絡站119個,積極組織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專題調研以及“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美好家園 創建文明城市”“拼經濟、促發展”主題集中視察等活動,以完善旅游發展基礎、強化旅游文化宣傳、打造旅游文化精品、豐富旅游節慶活動、推進旅游居家康養等重點內容,查看項目建設進度、收集困難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項目建設中的協調、監督作用。2020年以來,推動政府落實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和統籌保障地方文旅專項資金2億多元,打造了一批精品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特色民族文化精品、鄉村旅游度假、田園綜合體和建設紅色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示范帶等﹔統籌融合主導產業、人居環境、文化傳承等特色優勢,以瑤族非遺資源、民俗風情、福壽文化為依托,打造了4個民族特色村寨和7個特色民俗體驗村﹔成功創建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4家、AAA級旅游景區3家,自治區五星級鄉村旅游區2家、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1個,廣西生態旅游示范區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發展旅行社16家、星級旅游飯店5家﹔正在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1家,國家旅游度假區1家﹔獲評“自治區第九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持續鞏固“瑤族祝著節”“敬老習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品牌,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葉麗、丘勝娟)
來源:巴馬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