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智慧社區再升級 生活有“智”更有“質”

智慧門禁全覆蓋、AI監控守護安全、手機APP“一站式”解決衣食住行……時下,一場“智慧+”改革正在廣西不少社區悄然上演,讓群眾生活有“智”更有“質”。
在位於南寧市的龍光玖瓏灣小區,抬頭就能看到高空拋物AI監控攝像頭。當“高空拋物”發生時,攝像頭能在迅速捕捉、檢測到有物體掉落,通過圖像智能分析物體降落軌跡,快速鎖定樓層與拋物責任人。
高空拋物AI監控攝像頭。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供圖
“隻要住戶投訴說樓下掉了什麼,我們一查就能看到是哪一戶扔出來的,立馬去找對應的業主反饋,就連扔個煙頭,AI監控都能捕捉到。”該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小區已建設建設10個高空拋物AI監控,攝像頭安裝后,高空拋物的現象大大減少。
這是中國電信廣西公司打造安全、便捷數字化智慧社區的縮影。近年來,中國電信配合政府共同推進智慧社區的建設,運用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供基層社區治理數字化解決方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賦能 共享便捷安全生活
走進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名園小區,這個居民已入住了10年的小區,如今已實現智慧門禁系統全覆蓋。刷臉快速進入、手機遠程開門……居民無需依托鑰匙或者門禁卡即可進出樓棟,生活安全更便捷。
據了解,中國電信智慧門禁系統通過人臉識別、刷卡、手機操控等方式均可控制單元門的開閉,滿足不同人群的進出需求,如果客人來訪,在智能門禁系統輸入門牌號后,門禁系統會自動轉撥預留的手機號,可通過手機端與來訪者進行對話,實現遠程開門。
中國電信青秀分公司工作人員在為小區業主調測樓棟門禁。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供圖
“我們小區的電車出入口是一個大坡,平時停車在道閘這裡再找門禁卡來刷,經常會有人后溜、摔跤的,現在換了這個中國電信提供的人臉門禁,方便太多了。”在龍光玖瓏灣小區,當電車到達出入口時,隻需人臉識別,道閘便自動打開,這讓小區業主們連連稱贊。
不只是居民,小區商戶們同樣能夠感受到社區的“智慧”。中國電信南寧分公司在智慧社區平台的基礎上,自主研發集外賣功能、支付功能、團購功能於一體的“惠享家”App,為小區周邊商家提供了切實的引流措施,將用戶的日常消費需求集結在“智慧社區15分鐘生活圈”內,讓小區商家老板有得賺、讓小區住戶消費更實惠。
“住戶在惠享家上面可以領很多優惠券,他們來用惠享家消費就能抵扣錢,這樣用戶少付錢,我們能足額收錢,通過電信惠享家得到雙贏,我特別歡迎的,都會推薦他們下載惠享家來用。”商戶徐老板說道。
截至目前,南寧市接入中國電信智慧社區平台小區超過740個,簽約物業近70家,簽約惠享家商戶近2200家,覆蓋市民超過30萬人。中國電信南寧分公司將持續推進智慧社區及惠享家的建設,搭建“市政服務+物業服務+商家服務+惠民服務”的綜合運營模式,整合物業管理、生活繳費、周邊商家等社區服務應用,提供充電、監控、門禁、出入閘等智能化設備,為小區業主提供便民、惠民、安民、康民四大功能服務,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打造“15分鐘生態圈”,實現多方合作共贏。
鳳嶺名園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通過視頻監控查找信息。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供圖
向“綠”向“新” 點亮綠色低碳生活
針對地下停車場長期以來存在能耗高、照明不均及人工管理低效等問題,中國電信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數字化綠色照明系統,讓智慧社區發展向“綠”更向“新”。
在南寧市青秀區鳳嶺名園小區的地下停車場,燈光隨人車流動自動調節亮度,當車輛經過時,人車前方幾十米的燈具亮度調到100%,人車通過后,燈具亮度降低為10%。
中國電信南寧青秀區分公司鳳嶺支局支局長黃智表示,中國電信為該小區量身打造了綠色照明一站式解決方案,第一批改造在地下停車場安裝了200盞綠色照明節能燈,燈管內置通訊模塊,燈具之間雙向通信,通過“平台化+自組網+人車感應+鄰組通知功能控制”,實現小區高效節能與智能化管理新突破。通過本次改造,該停車場月節約電費開支約500元,節能率提高70%以上。
工作人員為小區安裝調試綠色照明燈盞。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供圖
據介紹,中國電信綠色照明提供室內照明可視化管理平台,通過平台可隨時隨地調整照明策略,系統內置智慧能耗管控功能模塊,可實時掌握燈具使用狀態,大大節省了人工運維成本的投入﹔燈光可根據人車情況動態調亮,閑時保持最低亮度,實現照明“光隨人動”﹔每月自動統計用電數據,耗能情況清晰可查,自動分析調整照明策略,實現高效管理、智能運營。
截至目前,南寧分公司已完成建設綠色照明60余套,安裝節能燈超6000盞,預計節省用電超50萬度,從產業園區到智慧社區,從校園到商場,以“小投入”帶來節能“大產出”,以科技之力打造低碳新標杆,以創新之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引領節能革命,共建綠色未來。
作為數字化轉型和基礎通信設施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綠色發展的理念用科技照亮城市的綠色轉型之路,未來將不斷優化產品與服務體系,致力於綠色照明在更廣泛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推廣普及,為城市的綠色轉型和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電信力量。(何寧、曹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