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全州縣繞灣村:“三色”交融繪就瑤鄉振興新畫卷

2024年09月14日10:50 |
小字號

“紅色”黨建引方向,“瑤色”產業激活力,“綠色”治理守生態——全州縣蕉江瑤族鄉繞灣村以一幅獨特的“三色”畫卷,悄然鋪展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三者交織共生,共同繪制出一幅民族團結、產業興旺、和諧宜居的新時代瑤鄉示范村藍圖。

“紅色”引領,鑄就鄉村振興之魂

繞灣村這個偏遠的瑤族村寨,在駐村工作隊與村委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嚴格執行主題黨日、“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強化黨員政治素養,凝聚起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在“紅色”基因的引領下,鍛造了一支政治強、作風正、能力卓的黨員干部隊伍,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領頭雁”。

堅持“有事好商量”基層民主原則,引導村民廣泛參與村庄管理,形成了多方參與、協商共治的良好局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等力量被有效整合,共同為村庄發展出謀劃策。積極構建鄉村“人才庫”,吸引返鄉青年、“田專家”“土秀才”等122名本土人才回流,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

據統計,近年來繞灣村通過宣揚典型人物和事跡12次、開發公益崗位26個、提供技能培訓358人次、健全村民自治組織、提高村民民主意識等措施,強化村民自我發展能力,為鞏固脫貧成果、邁向鄉村振興新台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駐村干部組織農戶開展紅提病虫害防治技術田間教學。

駐村干部組織農戶開展紅提病虫害防治技術田間教學。

“瑤色”發展,綻放特色產業之花

繞灣村依托山鄉水質清澈甘甜、晝夜溫差大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后盾單位桂林市政協辦的積極協調下,投資300多萬元為產業園升級改造,紅提種植面積由400畝增至520畝。這不僅擴大了生產規模,更在品種優化、灌溉系統升級、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如今,繞灣村的紅提色澤誘人、口感鮮美,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同時,創新“支部+企業+農戶”模式,成功牽手全州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還為農戶提供了品種改良、農資優惠及保價收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在企業的助力下,繞灣村的羅漢果產業迅速崛起,種植面積擴大了80%,產量和品質均實現了顯著提升。村民們紛紛表示:“有了企業的支持,我們種植羅漢果更有信心了,收入也穩定多了。”

此外,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后盾單位和網絡渠道等優勢,構建起定向配送與互聯網銷售模式,讓原本深藏大山的紅提、羅漢果等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實現了村民戶均增收6000元。脫貧戶唐榮榮說:“有了黨和政府的引領,還有企業的幫助,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看著家裡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過越紅火,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綠色”治理,守護鄉村和諧之美

在推進鄉村治理的過程中,繞灣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和諧穩定的鄉村社會環境。由第一書記、駐村隊員、村“兩委”干部及黨員代表組成的法治宣傳隊伍,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開展普法宣傳、矛盾調解及家園巡邏等工作,有效維護了村庄的平安穩定。

同時,通過“陽光村務”的實施,繞灣村將村級事務的透明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建立“村務公開欄”與“數字村務平台”,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公開,確保黨務村務信息應公開盡公開。累計公開了涵蓋財務收支、項目進展、惠農政策、村民福利等多個方面各類信息超1000余條﹔收集到有效建議與意見超200余條,其中超80%的建議被採納並轉化為實際行動,有效增強了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與積極性。

據統計,近年來繞灣村整合資金200多萬元提升人居環境,普及家庭“微菜園”和衛生廁所,建設村內停車位11 個、文化廣場 2個、活動中心 1 個、污水治理處理設施800多米等,及時調解矛盾糾紛36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2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村民,展現出了一幅美麗宜居、和諧共生的鄉村畫卷。

展望未來,繞灣村將繼續秉持 “紅色”為引領、“瑤色”為發展、“綠色”為保障的原則,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唐廣龍 唐培)

來源:全州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