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封面·發現漓江——走進興安 探訪靈渠活動

盛久永的光影傳奇 萬幅照片記錄靈渠時光變遷

沈泉池、王艷
2024年09月13日15:3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盛久永今年79歲,是桂林市興安縣嚴關鎮人,已近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鑠。說起自己的得意照片,盛久永滔滔不絕,帶著記者們逛“千年運河 文韻悠長”攝影作品展,展上的照片都是出自他的相機。

他向記者回憶說,1969年,他調入興安縣委宣傳部擔任新聞干事,開始與攝影結緣。自幼生長在靈渠邊的盛久永對靈渠的熱愛,始於童年時的美好記憶。在他的鏡頭下,靈渠的春夏秋冬、晝夜交替,都呈現出別樣的韻味。

說起自己的得意照片,盛久永滔滔不絕。人民網記者 沈泉池攝

“一開始還是從公安局借來了一台海鷗相機,四處拍攝。”盛久永說,隨著歲月的流轉,盛久永的攝影設備從最初借用的海鷗4B相機,到宣傳部配發的雙鏡頭海鷗4A相機,再到友人贈送的哈蘇相機,直至現在自己購置的SONY數碼相機和大疆無人機,不斷升級。

在他的鏡頭裡,靈渠是常駐的主角。“我從小在靈渠邊長大,對它很熟悉,但真正觸動我心靈的,是1969年4月在嚴關鎮馬頭山採訪時的那次偶遇。盛久永表示,馬頭山海拔並不高,但卻是南渠沿岸的制高點。“聽說山上的青雲殿已荒廢,僅剩下斷壁殘垣和一位孤獨的守廟人,這極大地引起了我的探索欲,決定上山一探究竟。在村民指引下,我趁著夜色,沿著崎嶇的山路,穿越茂密的灌木叢,終於抵達山頂。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大地,眼前的田園風光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蜿蜒曲折的南渠猶如一條絢麗的彩帶,在山峰間輕盈地舞動。特別是六口岩至馬頭山這一段靈渠,堪稱南渠的精華所在,先輩們巧妙地設計施工,使其蜿蜒曲折,以減緩水流落差,利於通航。我深深地被美景所折服。”

自那以后,他也無數次帶上相機,沿著這條彩帶,追尋著靈渠的悠久歷史,記錄靈渠上的一座座陡門、堰壩、橋梁,以及兩岸百姓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

“光是靈渠的照片,現存和遺失的加起來估計有幾萬張。每一次拍靈渠,都能讓我發現新的美。”每當捕捉到靈渠的精彩瞬間,他都激動不已。從最初的黑白照片到如今的彩色圖片,他所拍攝的《新書》《靈渠水運》等上百幅作品,相繼在《人民日報》《中國攝影》等權威報刊上發表,廣受好評。

今年,盛久永決定將自己珍藏的上萬幅照片全部捐贈給靈渠博物院。這批照片主要是他在1969年至2024年間拍攝的老照片掃描件和新照片電子檔。

自2020年起,隨著體力的逐漸衰退,盛久永外出拍攝的頻率明顯減少,轉而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圖片的整理與數字化處理中。他不僅將所有已沖印的老照片精心掃描成電子文件存檔,還使用專業設備對它們進行了高質量翻拍。

談及捐贈,他感慨地說:“興安的變化日新月異,而我有幸用鏡頭記錄了其中一部分。能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靈渠博物院,我感到非常滿足和自豪。期望后輩能夠通過這些照片看到靈渠昔日的面貌。”

(責編:沈泉池、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