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花經濟”鋪就致富路,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地生花”

2024年09月12日09:28 |
小字號

走進南寧市上林縣巷賢鎮耀河村粵桂協作(上林)花卉產業示范園,映入眼帘的是一塊“人大代表聯系點”的牌匾,旁邊附有人大代表聯系信息,同樣,在巷賢鎮光全村福人湖三角梅基地,也懸挂著這樣一塊牌匾。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產業,助企促農增收,巷賢鎮人大主動把服務往下沉,把人大代表聯系點建在產業上,為“三角梅”“蘭花”兩朵花搭起一條服務企業、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

近年來,巷賢鎮人大聚焦巷賢鎮“生態立鎮、文旅興鎮、產業強鎮、鄉村振興”的發展定位,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與群眾的聯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擴大產業規模,大力發展花卉產業,打造花卉產業示范園。現已引進5家廣東企業投資建設園區,粵桂協作(上林)花卉示范園被評為粵桂協作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主要利用林地、荒地打造集花卉苗木生產、加工、物流、花卉觀光旅游、休閑農業旅游為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如今“兩朵花”競相綻放,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多點開花”。

下沉一線,善做群眾“民意窗”

在福人湖三角梅基地做花農的韋大姐說:“多虧了村裡人大代表的耐心介紹和溝通聯系,我才能在這裡穩定地務工,平時可以照顧家裡,月工資收入也不錯。”

起初,巷賢鎮人大代表通過走訪企業、深入村屯,充分聽取群眾、企業對巷賢鎮產業發展的建議和意見,了解社會各界人士對產業振興的發展思路,通過組織多次調研和多地走訪,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基礎條件,充分研究討論,決定在巷賢鎮大力發展以“三角梅”“蘭花”為主的花卉產業。

上林縣巷賢鎮光全村三角梅產業基地

上林縣巷賢鎮光全村三角梅產業基地

在引進廣西上林福人湖休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落戶光全村邦光庄之初,巷賢鎮人大充分發揮緊密聯系群眾優勢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服務開展“退桉進花”行動,主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開發打造多彩三角梅示范園,在土地流轉、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資金扶持等方面協調各方力量,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如今,三角梅產業基地建成核心區面積4500畝,擴展區面積6000畝,輻射區面積10000畝,成為集“產、研、學、游、養、居”為一體的綜合示范園區。2020年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自治區和南寧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自治區級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南寧市縣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南寧市鄉村振興示范區。

2023年,園區採取“直播帶貨”與傳統方式相結合的產銷模式,年銷售額達1200萬元﹔景區內設有花海觀景平台、三角梅研學基地、餐飲露營休閑區等,基地年接待游客量約10萬人次。

加強聯系,搭起溝通“連心橋”

“當時耀河村蘭花項目落戶征地時間緊,任務重,為完成蘭花基地項目租地工作,我組織村干部、人大代表深入群眾,逐戶入戶,耐心聽取每一個群眾的意見,充分了解他們的訴求,並及時把群眾的合理訴求上報鎮政府,及時解決企業、群眾所急所盼問題。”縣人大代表、耀河村支書覃玉鋒介紹,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涉及中耀庄40多戶、300多畝的租地任務,為項目的順利開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巷賢鎮人大以人大代表聯系點為溝通的橋梁紐帶,邀請片區代表、農技人才等進駐聯系點,通過人大代表聯系點這一平台,企業把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問題及時向聯系點人大代表溝通反饋,人大代表收集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將其反饋到政府相關部門,推動政府、企業之間協調溝通,持續推動產業發展,支持花卉企業做大做強﹔群眾把自己的就業意願等及時與聯系點人大代表反饋,人大代表與企業溝通對接用工需求,高效解決企業的用工及群眾的就業問題。

粵桂協作(上林)花卉產業示范園

粵桂協作(上林)花卉產業示范園

蘭花產業園核心區建成后,可年產400萬苗新優品種蝴蝶蘭種苗,培育精品蝴蝶蘭、國蘭、春蘭、雜交蘭、綠瑩石斛蘭等2000萬株,年產900萬盆商品蘭花,年產值預計2.7億元,產品主要銷往日韓、東南亞和江浙、廣東等地。直接吸納周邊農村勞動力就業200人,輻射帶動1000人,月薪不低於3000元,並通過創新合作模式不斷增加聯農帶農效益。

積極探索,產業搖身“致富園”

隨著花卉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巷賢鎮人大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基礎和條件,協調政府有關部門主動與企業主體溝通對接,積極推動產業進村入戶,探索出了一條發展花卉產業“庭院經濟”的新路子。依托人大代表聯系點指導推進“花卉產業進村”行動,打造“代種代養”庭院經濟新亮點,構建“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發展模式。農戶在閑暇時間巧用庭院“方寸地”發展花卉庭院經濟,由公司負責提供花卉產品給集體或農戶進行“代種代養”,種植成功后由公司負責回收銷售,公司給農戶支付管護費,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截至目前,全鎮已有光全村、木字村、盧柱村等3個村發展“代種代養”庭院經濟,面積約11900平方米,共涉及農戶56戶,聯農帶農優勢不斷彰顯,把“院景”變“錢景”,實現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增收的“一舉多贏”。光全村被評為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這一模式,有效盤活了農村閑置庭院資源,提升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戶收入,通過發展庭院經濟穩步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改善村庄環境,讓昔日臟亂差的庭院充滿生機,讓農家“小庭院”變身增收“致富園”。

下一步,巷賢鎮將緊跟自治區、南寧市和上林縣產業發展布局,不斷完善產業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用好產業園交通區位優勢,建設以三角梅、蘭花等花卉產業為主的特色花卉小鎮、花卉康養基地等新型花卉綜合體,打造極具特色的“花鄉”“花道”“花市”,以“花經濟”助推上林縣文旅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彭愛萍)

來源:上林縣巷賢鎮人大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