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河池市多措並舉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2024年09月06日17:43 |
小字號

移風易俗引領風尚,文明新風潤澤城鄉。今年來,廣西河池市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宣傳倡導文明婚嫁、抵制迷信、厚養薄葬等新風,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讓文明之風點面開花,在河池的大地上蔚然成風。

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建設“新風食堂”,踐行文明新風

新風新俗潤鄉村,新風食堂暖人心。在全市有條件的村,利用村部閑置場地建立“新風食堂”,主要用於村民紅白喜事宴席、村民議事討論等。按照“政府扶持、村級主辦、志願引領”的指導原則,統籌紅白理事會服務中心建設、文明實踐所(站)建設、鄉村振興工作等多方面資金,逐一解決“新風食堂”鍋碗瓢盆灶、牆面文化、宣傳欄等基礎設施問題。經過示范帶動,截至目前,金城江區已建成3個、在建4個,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已建成13個,大化縣已建成1個。

開展懇談活動,聽取群眾心聲

在全市11個縣(區)57個市級移風易俗試點村組織召開村情民意懇談會,利用村民農閑時間以村或村民比較集中的屯為單位,集中村民共同探討如何摒棄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新風的制定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

村情民意懇談會現場。

村情民意懇談會現場。

開展積分兌換,引領文明風尚

“小積分”兌出“大文明”,“好習慣”引領“新風尚”。在全市有條件的村(社區)創建“文明實踐積分超市”,利用“小超市”帶動“大文明”,推行“以制度建標准、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正向激勵模式,將移風易俗、環境衛生、遵紀守法、勤儉節約和志願服務等鄉村基層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為數字化指標,鼓勵村民以實踐換取積分,以積分換商品,促使“積分超市”真正成為引領群眾、凝聚群眾、帶動群眾、教育群眾的生動課堂和實踐陣地。目前,全市共有1009個行政村(社區)建設積分超市。

傳承山歌文化,唱響文明新風

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傳承山歌文化 唱響文明新風”優秀山歌征集宣傳活動,圍繞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工作內容,向社會征集到山歌2000多首,經過評選共篩選出600多首匯編成冊,並通過山歌傳唱形式,將文明新風傳遍千家萬戶,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明素質。今年以來,共開展宣傳活動進廣場、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56場,受益群眾5萬多人。

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推進文明實踐,助力鄉村振興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開展“推進移風易俗 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移風易俗 共創文明城市”“社區鄰裡守望”“關心關愛‘候鳥人’”等志願服務活動。今年來,共開展市級集中示范活動12場次,縣級集中示范活動92場次,鄉鎮級集中示范活動739場次,受益群眾80多萬人。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文明素養

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宣傳長廊等陣地作用,通過鄉村大喇叭、電子屏、橫幅、倡議書等形式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相關內容。利用節慶日,組織基層文藝團隊深入基層開展基層文藝匯演、“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將移風易俗內容融入快板、小品、山歌等文藝作品中,引導廣大群眾轉變婚喪觀念,自覺抵制高價彩禮、人情攀比、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今年來,共開展各種文藝宣傳活動632場,受益群眾50多萬人。(石盛溢)

來源:河池市文明辦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