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羅漢果產業插上科技翅膀

突破自然條件對羅漢果種植的制約,實現一年四季種植自由﹔不用農藥或少用藥,引領羅漢果綠色標准化種植﹔種植面積有限,產能還能大幅提高……在廣西桂林,新技術扎根田間,讓羅漢果生產變了樣。
羅漢果挂滿枝頭。陽海翔攝
為發展羅漢果特色產業,桂林市在政策、技術上給予大力扶持,全力打造羅漢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助力脫貧攻堅。目前,桂林市羅漢果研發機構布局已初具規模,且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深,桂林市已有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永福縣羅漢果研究所等多家研發機構。
羅漢果產業專業人才也持續增加,在羅漢果的培育、種植、篩選、加工、藥食價值等方面均有所進展。通過企研、企校合作,科技創新,研發出羅漢果提取物、羅漢果果汁生產新技術,40多項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開發出羅漢果甜苷、濃縮汁、飲料、食品等200多個產品,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及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延伸了產業鏈條,提升了產品價值。
在桂林市的多個縣區中,永福縣羅漢果產業在桂林羅漢果產業中佔據核心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羅漢果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種植歷史悠久,產量高且品質優良。其羅漢果種植面積廣,加工企業眾多,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對地方經濟貢獻顯著,是桂林羅漢果產業的“領頭羊”。
為全面提升羅漢果全產業鏈科技水平,近年來,永福縣打造了全國首個集羅漢果種質資源保護、品種選育、種苗脫毒、標准化種植、科研教學及展示於一體的現代特色科技示范園,羅漢果借助科技力量長出了“騰飛翅膀”。
“我們先后與中國科學院、廣西農業科學院等多所院校合作,開展品種雜交選育攻關,培育優良品種、保障種子安全,同時重點建設種苗脫毒實驗室和脫毒苗繁育基地,加強種苗脫毒技術攻關,繁育健康安全種苗。”永福羅漢果科技示范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示范園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在培育優質種苗的同時,致力於將羅漢果從山區種植轉移到平原地種植,促進羅漢果產量由一般種植條件下的畝產6000個增加到10000個以上,產能大幅提高。
為保証羅漢果加工企業一年四季都能正常加工生產,解決生產設備因季節性缺貨而閑置的問題,永福縣在園區內建設1700平方米反季節大棚,進行反季節栽培示范,突破自然條件對羅漢果種植的制約,實現種植自由。
此外,示范園內羅漢果種植嚴格執行《地理標志產品 永福羅漢果》國家標准和《綠色食品 羅漢果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准,積極推廣病虫害“三誘”綠色防控技術,盡量不用藥或少用藥,施用有機肥及生物菌肥代替化肥,並積極開發富硒羅漢果新產品,引領羅漢果綠色標准化種植,保障品質。經檢測,在科技示范園所產羅漢果鮮果甜甙含量達到了0.5%以上,較其他地區高20%左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