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區:農機減損大比武 水稻豐收產量增

進入夏收階段,在賀州市平桂區道西村的福稻天下種植基地,稻穗低垂,滿眼金黃,一片豐收景象。“轟隆隆、轟隆隆!”伴隨著機械轟鳴聲,長勢喜人的水稻鑽進了收割機。
7月24日,賀州市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暨平桂區水稻產業中心項目農機化技術培訓會在此舉行,5名優秀農機手參加比武,同台競技。
賽前,賀州市、平桂區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對參賽選手和村民們進行了農機化技術培訓和機收損失技能宣傳培訓,弘揚“節糧減損”意識,引導廣大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操作、比技能、展風採、作貢獻,營造廣大農機手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實現“以賽促訓、以賽提技”的目的。
比賽現場,5台新型聯合收割機一字排開,選手嫻熟地在駕駛艙調試。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參賽選手馬力全開,操作同一型號的機械,在劃定好的稻田裡搶收水稻。轟鳴聲四起,幾台水稻機來回折返,后面的秸稈碎屑飄揚留下一排排的麥茬。隨后,現場裁判圈出測定區,找出散落的稻谷,對水稻機收割的減損效果進行測量與計算。通過收集秸稈碎屑、實地測量計算損失率等指標進行評分,最終角逐出第一、二、三名。
根據測算,今年福稻天下基地機收水稻平均損失率為2.23%,比去年下降了0.06%。“減損就是增產,機收每畝損失減少0.06%,基地與去年同期相比可增收稻谷2000斤左右,我們將繼續重點推進水稻機收提質工作,進一步降低水稻機收環節損失率,力爭顆粒歸倉,為保障全區糧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機械化支撐。”平桂區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站長劉創說。
據了解,2024年平桂區早稻種植面積達11萬畝,目前已陸續開鐮收割,其中95%以上採取機械收割方式進行收割。推廣機收減損技術,鼓勵廣大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操作、比技能,以精細作業、提質減損的實際行動,將機收損失率降到最低,對保障夏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具有重要意義。(廖浩呈、姚啟雯、張旭瑤)
來源:平桂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