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共0條新聞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治未病中心主治醫師 李羚,來跟大家聊聊三伏天如何養生的相關話題。李醫生您好。
李羚: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什麼是三伏
李羚: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處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到處暑節氣之間,也就是包含了我們常說的長夏階段和立秋節氣。
主持人:三伏天為什麼要進行治療
李羚:中醫學是一門“天人之學”,十分講究“天人合一”。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比如,冬季氣溫低,體質虛寒的人易受寒邪侵襲,導致一些慢性疾病反復發作或加重。而夏季氣溫高,就像行駛的汽車在燒油一樣,此時,體質精虧的人更易發病。
因此,虛寒的人在夏季可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陽氣驅除體內寒濕,增強免疫力,從而預防和減少冬季易發的疾病。而冬季則更利於精虧的人氣血津液的收藏,即“養藏”,因此“夏有三伏,冬有三九”,針對的是四季更替中不同體質人群的養生法則,借助天時以養生,也稱之為“時補”。
三伏處於一年中夏季到秋季的過渡階段,春夏的生發生長之氣逐漸進入秋收的狀態,此時自然界氣候多濕熱為患,濕氣重,影響人體脾胃運化,脾胃運化不好熱和火就容易浮於外,表現為各類風火象,如擾動心神則影響睡眠,擾動肝腎則出現頭暈及血壓、血糖波動,胎動不安、月經淋漓不盡。
因此,三伏治療的關鍵在於:一是健運脾土,恢復脾胃“樞轉”臟腑氣機升降的功能﹔二是清養肺金,恢復肺、胃、大腸的“通降”,利於氣血在秋冬的收藏。
主持人:今年三伏有什麼特點?
李羚:根據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2024甲辰年三伏期間主氣太陰濕土,客氣厥陰風木,自然界的氣機呈現“木郁發之”之象,也就是說五行中屬“木”的力量會過於旺盛,進而出現肝膽系統相關疾病,而“木乘克土”將導致一系列脾胃問題,“木反侮金”也會引發肺系疾病。因此,今年三伏主要關注肝膽(木)、脾胃(土)、肺大腸(金)三個系統疾病的防治。
主持人:今年三伏哪些人群是重點干預人群?
李羚:重點干預人群分為三類:
第一類人群:腎中陽虛、脾土濕、心陽不足,臨床表現為怕冷、氣短心慌,水腫、食少腹脹、便溏泄瀉、女子宮寒不孕,男子陽痿早泄等。因為今年上半年雨水寒濕重,太陽少,這類人群上半年多被寒濕所傷,因此當下三伏天更應該積極進行治療,屬於我們治未病三個層面中的“病后防復”人群。
第二類人群:腎中陰虛、肝風旺,臨床表現為頭暈、耳鳴、眼干、多夢易驚、腰酸疲乏、五心煩熱,女子月經不調、經少經閉,男子遺精少精等。之前說過,今年三伏期間自然界風火旺,當下這類體質人群近期在我們的門診尤其多見,因此是今年三伏治療的重點人群,屬於我們治未病三個層面中的“既病防變”人群。
第三類人群:肺陰虛,臨床表現為咳嗽、氣喘,有“支擴”“哮喘”病史,或近年體檢查出“肺結節”的患者。依據《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今年的9月23日至11月23日,自然界“火刑金”的力量很強,這類體質人群會集中發病,因此,當下三伏治療也應提早積極治療,屬於我們治未病三個層面中的“未病先防”人群。
主持人:三伏治療的方法有哪些?養生要點是什麼?
李羚:三伏治療方法很多,具體需要根據不同體質人群制定個體化方案。
對於腎中陽虛、脾土濕、心陽不足的這類人群,最簡便廉驗的方法是晒太陽,背部、下肢等平素怕冷的部位,上午8-9點的太陽較為溫和,根據個人情況10-30分鐘。治療方面:我們團隊首創的“坤土建中”療法就是針對脾胃虛寒人群的一項技術,另外艾灸、貼敷療法也很適宜。飲食方面,忌生冷寒涼,比如西瓜、火龍果、苦瓜、芥菜、綠豆等
腎中陰虛、肝風旺及肺陰虛人群,艾灸、貼敷療法並不適應,而中藥飲片、膏方、背俞指針療法、穴位埋線、針刺等更貼近這類體質的病機,在此也提醒市民朋友,三伏治療不可盲目,務必在中醫醫師清晰辨識體質后再制定個體化的預防、治療方案。飲食方面,忌燥熱,比如雞肉、羊肉、鵝肉、竹筍、韭菜、香料等
養生要點就是一句話,不僅適用於三伏期間,平時的養生也當遵循這一原則:充足的睡眠、規律的作息比吃飯、吃中藥、做治療都更重要!下半年自然界的風火旺,影響人體氣血的收藏,尤其是肝、肺、腎三臟,因此不可熬夜、不宜晚上運動,晚上9點-凌晨3點是睡眠的黃金時間,古人稱之為“眠食”,早睡是對人體最好的養生。
(責編:郭振乾、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