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城廂鎮人大:
著力構建互嵌式社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隆安縣震東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立足人大代表來自群眾,貼近群眾的優勢,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和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展現人大擔當,貢獻人大力量。自建站以來,人大代表累計接待群眾18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1條,已協調化解矛盾糾紛20起。
圍繞“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標任務,在城廂鎮人大積極協調下,震東社區站點建設民族團結便民利民“九個中心”,通過打造15分鐘服務圈,進一步優化社區生活服務品質,為搬遷各族群眾提供優質、便利、高效的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家住和鑫佳園小區的居民李大哥笑著說:“從家到黨群服務中心非常方便,有什麼困難直接就到那兒辦理,工作人員辦事效率也特別高。”針對群眾的實際需求,震東社區站點依托人大代表和社區網格員,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走訪入戶和微信群等網絡平台了解各族群眾的困難和需求,及時為群眾答疑解惑,加快各族群眾融入社區,進而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針對各族群眾反映就業難的問題,震東社區站點設立震東安置區就業服務站,深化拓展“企業派單、居民點單、社區送單”的小梁送工就業服務模式,同時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開展電工、焊工等實用的技能培訓班、協調建設就業幫扶車間,有效幫助搬遷各族群眾解決就業難題,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目前,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人口實現就業5652戶12897人,基本實現有勞動力家庭“一人一戶”就業。
為推動構建新時代多民族群眾互嵌式社區,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城廂鎮人大整合轄區各類資源,打造同心文化廣場、同心文化長廊、同心手工坊等一系列滿足群眾日常需要的場所。
在春節、廣西三月三、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震東社區站點開展系列群眾性主題文化活動,讓各族群眾在共同的社區生活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進而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區聯絡站聯合社區“兩委”依托震東社區民族團結文體活動中心舉辦文明實踐活動,提供維修家電、愛心義剪、健康問診等貼近民生的服務,讓各族群眾共建共享幸福和諧家園,截至目前,共開展主題公益課堂、和諧鄰裡文化活動、主題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等435場次,受益群眾7萬余人次。(王旭)
來源:南寧人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