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藍色糧倉”向“新”出發

2024年06月04日09: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6月4日第8版頁面截圖

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的智慧漁業產業園海馬育種車間內,技術人員對海馬幼苗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觀測。董軍攝

廣西防城港市白浪灘上,游人如織。羅盛攝

俯瞰長島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裡的智能網箱。李鵬攝

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近年來,中國各地的海水養殖不斷向“綠”前行,向“新”出發。在世界海洋日來臨之際,請您跟隨本報記者走進河北、廣西、山東,一同探尋中國海水養殖的綠色“新”力量。

河北唐山——

用循環海水養殖

本報記者 邵玉姿

在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尚游智慧漁業產業園,一進養殖車間,記者就被門口的滾筒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生化罐等大型機械設備吸引了。“這套設備是海水養殖池的‘特殊造型’,能讓養殖尾水循環起來,實現綠色生態化養殖。”產業園總經理唐金輝說。

順著唐金輝手指的方向望去,立體式跑道魚池和桶式魚池整齊排布,彼此間由密布的管道串聯著。池水不斷從池底的出水口流出,順著管道流入滾筒微濾機,經過物理過濾、微生物淨化等幾道程序,最后進入尾水處理池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來的固體直接用作養殖沙蠶、海蚯蚓的飼料,液體經過增氧、殺菌等處理后,重新流回養殖池循環利用。

“一出一進,循環下來,養殖尾水回收利用率達到90%。”唐金輝說。

地處渤海之濱的唐山,海域遼闊,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沿海漁民靠海吃海,在近海水域、沿海灘涂等地開展水產養殖。近年來,養殖戶們紛紛念起了“環保經”,從粗放型養殖向綠色化、智慧化轉型。

海水綠色生態化養殖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據唐金輝介紹,產業園採用“合作社+養殖戶”的經營模式,為養殖戶提供場地、設備、技術、水產品銷售等服務。在養殖過程中,利用尾水淨化處理系統和物聯網管理平台監測系統,打造現代化漁業養殖場。

上下3層的立體式跑道魚池裡,舌鰨暢游池底,桶式魚池中浮動著密密麻麻的小海馬,池水順時針方向緩慢流動,魚池的四周裝有各式燈帶,模擬出適合舌鰨、小海馬生存的自然水體環境,為它們營造出舒適的生長環境。“好水養好魚嘛。”去年入駐產業園的養殖戶邱超深有感觸。

據邱超回憶,過去在外塘的海水裡養殖時,每次大換水都給他帶來不少煩心事。“因水溫忽冷忽熱,魚類容易生病,排入的水質也不好把控,養殖風險較高。”魚類的糞便和餌料殘渣,如果不及時清理,容易滋生細菌,影響水產品成活率和質量。自從用上恆溫的循環水養殖,他的水產品養殖密度比外塘提高了一倍,產量翻番。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綠色生態化養殖模式的設施裝備更先進,養殖技術更環保,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

“綠色生態化養殖只是產業園現代化養殖的一部分,我們還開啟了智慧化養殖。”記者跟隨唐金輝來到園區中控室,大屏幕上,各車間魚池溶解氧、溫度、pH值等數據一目了然。唐金輝解釋,智慧漁業物聯網管理平台相當於產業園的最強“大腦”,車間所有設備運轉狀況、池塘水溫、水質等關鍵指標都由智慧管理平台實時監測,還可以連接到手機上隨時查看。

技術員李付彬打開手機,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有異常情況,我就能接到平台的報警電話,針對問題隻需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能輕鬆搞定,省時省力又省心。”有了智慧管理平台的助力,偌大的養殖車間,隻有兩名工人在忙碌。“以前1000平方米的養殖車間,要4個人不間斷地巡視,用上智能設備智慧管理,隻需1人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唐金輝說。

可視化監測系統、互聯網+漁業等先進的漁業管理技術,已經在唐山樂亭、豐南、曹妃甸等地的工廠化養殖場推行,推動了海水養殖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唐金輝告訴記者,海馬吃的是活體小生物,他們正在研發能夠自動投放活體餌料的自動投喂機,希望進一步促進漁業養殖向智能化邁進。

產業園綠色生態化養殖合並智慧化養殖,有效解決了尾水污染,節約了養殖成本,通過精確控制養殖環境和管理流程,有效減少水產品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提高了成活率和產量。據統計,今年1至4月份,唐山市水產品產量達6.74萬噸,同比增長4.23%。

“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工廠化綠色養殖新模式,帶動當地海水養殖業規模化、標准化發展,在減少對海洋環境污染的同時,幫助更多養殖戶增收致富。”唐金輝說。(李慧參與採寫)

廣西防城港——

靠綠色海產品“出圈”

本報記者 龐革平

入夏時節,記者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乘船在海上航行,隻見遼闊的海面上,一口口深海網箱和一片片蚝排,星羅棋布、蔚為壯觀。

近年來,廣西“藍色糧倉”建設取得新進展,“藍色發展”新動能取得新突破。2023年,廣西水產品總產量377萬噸,位居全國第八、西部第一。

防城港市南臨北部灣,發展水產養殖的條件得天獨厚。位於防城港市防城區白龍珍珠灣的廣西海牧漁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深海魚貝混養企業。

“我們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在珍珠灣內800畝海域和灣外3000畝海域開展深海金鯧魚網箱養殖和生蚝養殖。”該公司總經理張弓介紹,將金鯧魚和生蚝進行混養或輪養,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海洋資源,另一方面混養的生蚝能有效分解金鯧魚的排泄物、飼料殘渣以及微生物等,淨化海水,有效保護生態。

如今,防城港白龍珍珠灣海域建成了以廣西海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大集團、大北農集團、防城港中海養殖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的深水網箱養殖示范基地。目前,防城港市有深海抗風浪網箱數量近1000口,養殖水體約400萬立方米﹔在建2座深海大型桁架式立體平台型網箱,養殖水體達13萬立方米。

近年來,防城港市委組織部加大引進培養高層次漁業人才力度。同時,當地還強化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開展“循環水養殖脫氮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實現對蝦的糞便、蝦殼等有效吸收化解,倡導無害化綠色循環養殖,促進海洋牧場建設。

記者在防城港東灣403-407號泊位工程漁業資源生態補償人工漁礁預制場看到,一個個龐大的鏤空水泥模塊整齊地堆放在海岸邊。

“這就是用於漁業資源生態補償的人工魚礁,下一步我們將把這些人工魚礁投放到防城港市白龍珍珠灣海洋牧場示范區的深海裡。”廣西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有限公司項目主管宋振彪說。

據介紹,人工魚礁建設既是保護、增殖海洋漁業資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修復整個海洋生態環境的一項基礎工程。人工魚礁投到海裡之后,會長滿大型藻類,通過藻類吸收海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進一步淨化海洋水質,降低富營養化程度和赤潮的發生頻率,大大改善投礁海域的生態環境。

同時,人工魚礁是設置在海底的構造物,形成海底的凸起,在海流、潮汐、波浪的作用下,實現水體的上下混合和渦流,促進海底營養鹽類的循環,增進浮游生物的繁殖能力。

此外,人工魚礁的表面是許多附著性餌料生物附著生長的良好場所,形成極佳的餌料場,吸引魚類前來索餌、滯留、產卵,成為魚類避敵、棲息和繁育的好地方。

綠色海產品從防城港走進千家萬戶,賞海景、吃海鮮也讓當地出了圈。

今年“五一”小長假,防城港市沿海的涂海藝術村、白浪灘、金灘、白沙灣等熱門旅游點游人如織,不僅附近村庄的民宿住滿游客,周邊的酒店也是一房難求。

廣西藍灣旅游有限公司、慶豐設施漁業產業示范區都在布局漁旅項目,依托養殖基地搭建海上觀光平台,打造游釣型、休閑型、田園型等新型海洋綜合體,滿足游客與大海親密接觸,觀光、研學、垂釣、採獲海鮮的新需求。“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持續完善廣西沿海城鄉電網架構,提高供電能力,讓漁旅產業發展“電力十足”。

在拓展和優化傳統濱海旅游的基礎上,防城港市深入挖掘提升漁文化產品和服務,金鯧魚已成功開發文創產品,形成特有的漁文化IP,漁旅融合不斷出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潘展東介紹,下一步,廣西將搶抓政策機遇,瞄准國家戰略需求,發揮廣西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圍繞水產種業培育、海產品精深加工、裝備漁業、休閑漁業等環節,推動海洋漁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中國南部海域“藍色糧倉”基地。

山東煙台——

去深海中“放牧”

本報記者 李 蕊

又要去“放牧”了。

深夜11點,山東煙台黃渤海新區八角港,伴隨著陣陣馬達轟鳴聲,船出發了。劉玉磊望著岸上的家人,直至他們的身影淡出視線:“這次一別,再團聚,將是一個多月后。”

離別,對於“放牧人”劉玉磊而言是常態。今天,他像往常一樣,與家人作別,奔向熟悉的“牧場”,那裡沒有廣袤的草原,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放養的不是遍地跑的牛羊,而是一群魚兒。

7個多小時后,這艘船將抵達長島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那片深遠海,經海系列深遠海智能網箱星羅棋布,劉玉磊正是網箱平台長,負責統籌平台運轉的各項工作。

山東海域遼闊,岸線綿延曲折,長達3500多公裡,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作為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2019年,山東出台了《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

2020年,煙台市啟動實施總投資100億元的海洋牧場“百箱計劃”,借助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裝備技術優勢,在黃渤海新區共同成立煙台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作為“百箱計劃”深遠海開發的實施主體。綜合考量后,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決定將海洋牧場建在距離煙台大陸架78公裡的南隍城島海域。

海洋牧場到底長啥樣?

晨曦微露,海面跳著金光。一夜劈波斬浪,船速緩緩減了下來,終於抵達南隍城海洋牧場示范區。站在船頭遙望,前方隱約可見幾座網箱,星星點點,呈“品”字形散布於海面之上。

船漸行漸近,它的模樣愈加清晰:四根鋼柱直插海底,頂部托著幾間白色的房子,宛若一座漂浮的城堡,挺立於海天之間。劉玉磊從艙內探出頭,指指眼前的“大塊頭”:“喏,‘005號’網箱到了。”

網箱到底有多大?“單體網箱底座長寬均為68米,養殖水體達9.4萬立方米,可養殖100萬尾黑魚。”登上網箱,劉玉磊邊走邊介紹。

奇怪的是,網箱平台如此巨大,卻鮮有人影。“其實,平台運行隻需兩人,一人負責運維設備,一人負責養殖。”劉玉磊神秘一笑,“來,看看我們背后的‘智慧大腦’。”

“傳統網箱養殖,靠天吃飯,多依賴人力、經驗,風險難控。”劉玉磊介紹,智能網箱最大的區別在於智能化,依托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平台搭建漁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網箱上布設500多個監測點,數據實時上傳至平台,可監測養殖、裝備、水質、氣象等信息,“隨時調整‘戰術’,養殖更科學了,魚兒的成活率高達90%,品質也上來了。”

電子屏上,一張網箱3D立體圖清晰可見,“圖上一簇一簇的紅點就是魚群。”劉玉磊說,“坐在這裡,就能實時查看魚群的分布情況、生長狀態﹔利用聲吶和激光雷達,還能精准數魚。”

“人臉識別”司空見慣,可在這裡,記者還見到了“魚臉識別”——通過雷達和雙目視覺系統,能夠看到每一條魚的面部特征、品種、體長等信息。“通過‘魚臉識別’,我們可以給魚兒配上二維碼,到了餐桌,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追溯魚兒的成長過程,吃得更放心。”劉玉磊說。

“看,喂魚也實現了自動化。”劉玉磊輕點鼠標,全自動飼料灌注系統開始運轉,“網箱共有7個投喂口,用哪個口喂、具體喂多少,大數據平台會自動分析,給出指令。”

“養魚先養水,好水出好魚。以前,老一輩漁民都是估摸著喂,導致飼料沉積、水體污染﹔現在,精准投喂讓魚兒最大程度吃好,減少了飼料浪費,也避免了殘渣沉積造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海底的生態。”劉玉磊說,相較於傳統飼料加注,10人一天時間的工作量,現在1人僅需半小時即可完成,“黑科技”的助力,讓他覺得養魚是一件輕鬆的活,“用了最少的人力,完成了最優的養殖,還保護了海洋生態。”

許多“黑科技”,其實是從一座座網箱養殖中慢慢“長”出來的。“8座網箱,各不相同。最后交付的005號網箱,是‘八兄弟’中最聰明的,因為它的技術經驗基於前面7座網箱之上。”劉玉磊說。

在平台上,員工往往一住就是一個月,遇上惡劣天氣,船無法通航,還得被困在這裡更多天。常年待在這片深遠海,他們的生活有保障嗎?

當天,記者住進了005號網箱平台宿舍,體驗了一番深海漁民的生活——

推門而入,屋內潔淨雅致,電視機、除濕器、空調等一應俱全,眺望窗外,大海一覽無余。

在這裡生活,海鮮是家常便飯,其他食物也供應充足。晚飯時間,拐進旁邊的廚房,飯菜飄香,冰箱內,擺著新鮮的果蔬和肉類。“平時,會有船定期來送補給,保証員工飲食健康均衡。”劉玉磊說。

“看看我們的‘健身房’。”跟隨劉玉磊的步伐,順著樓梯往上走,一片寬闊的籃球場映入眼帘﹔籃球場一角,有一處觀景台,遠遠望去,夕陽的余暉洒滿了海面,幾座網箱巍然矗立。

“走向深遠海,我們告別了過去露天養魚的時代,開啟了‘舒適’的養魚生活。我常和家人說別擔心我,在這裡當漁民,住得好,吃得好。”劉玉磊說,“每天看著大海,陪著魚兒健康長大,就是一種幸福。”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6月4日第8版)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