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點亮未來之路
——國內首台AI展示體驗活動“白澤的奇幻旅程”側記
美輪美奐的現場。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從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什麼是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AI的發展未來又在哪裡?
4月30日—5月5日,由人民網自主開發的國內首台AI展示體驗活動“白澤的奇幻旅程”在廣西南寧市面向公眾展演,並受到觀眾熱捧。6天內共開展21場展演,場場座無虛席,好評如潮。
展演中,數字人“白澤”以少年形象展開跨時空對話,這個從數字世界中自我衍生的智能生命體,引領觀眾一起探索現實與未來的邊界。
以科技之美,凸顯中華文化之風
當AI與藝術相遇,會有怎樣的奇妙呈現?
“白澤的奇幻旅程”以基於270環繞屏的線下沉浸式舞台和基於虛幻引擎的線上虛擬舞台為支點,通過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將國內外優秀人工智能成果以獨立的3-5分鐘節目形式呈現,沉浸感十足。
該展演時長約45分鐘,類型豐富,不僅有如詩如畫般的數字舞蹈《靈境·隻此青綠》、真人手繪立體畫卷的《時空繪影》,還有科普AI創作的《解碼音樂魔法》、宣傳防詐的趣味短劇《面“對面”》……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兼具藝術性與科技性的獨特視聽盛宴。
20歲年輕舞蹈演員張春濤參與的節目《境》中,輕悠的音樂、優美的舞姿、炫酷的燈光相融合,虛實結合的表演形式,展現出美輪美奐的中國韻,令現場觀眾大呼震撼。
這精彩的視聽效果得益於AI、Vicon Vantange光學動捕系統、Fusion點陣插件、Houdini、Blender動態粒子群算法(PSO)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精確控制了場景效果,實現了中式美學。
張春濤稱,與傳統的舞蹈不同,通過AI+藝術的碰撞,他在學習和表演舞蹈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古韻與現代時尚的結合的無限魅力。
“當AI進入藝術領域,為我們舞蹈演員注入了更多的表達方式,期待可以參演更多令人驚艷的藝術創作。”參演AI展示體驗活動的舞蹈演員周彤在演出結束后感嘆。
在本次展演中,周彤參與了《萬物有靈》《時空繪影》的舞蹈演出。《萬物有靈》節目利用全息投影和數字虛擬形象等技術與舞蹈藝術相結合,實現舞者與自然的真實互動。《時空繪影》則通過VR繪畫技術與全息屏配合,為觀眾打造沉浸式體驗。
“美輪美奐,不虛此行!”玉林市民江梅通過朋友圈看到“白澤的奇幻旅程”在南寧展演后,取消了原定的出游計劃,專程帶著兒子前來赴一場“白澤的奇幻旅程”。“數字舞者的靈動舞姿,展現出如詩如畫的舞蹈意境,真的太美了!”江梅說。
廣西旅發一鍵游數字文旅產業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陽明智觀演后連連感慨。“整場演出畫面特別唯美,視覺效果非常好,我也在其他地方看過類似的演出,這應該是國內技術水平非常高的、一流的產品,希望能盡快把這些技術引入廣西。”
積極互動。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科普“筑”夢,培育未來之星
“大家好,我是音樂制作人周晨,AI可以提取人聲的聲紋,進行一個替換的技術,大家猜猜下面哪一首歌才是我唱的……”
5月5日,在南寧市五象汽車生活廣場傳出陣陣歡聲笑語,“白澤的奇幻旅程”正在展演,這也是一場針對孩子的人工智能啟蒙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在北京深度邏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音頻大模型技術支持下,音樂制作人周晨介紹了人工智能在音樂領域的創新表現。音頻大模型不僅能迅速把中文翻譯成多國語言,還能“演唱”出逼近真人嗓音的動聽歌曲。
“肯定是第一首,我聽到了喘息聲。”“第二首聲音更細膩,更像原音。”……孩子們一個個充滿好奇、充滿渴望地認真聽講,不時回應著周晨的提問。
“人工智能現在已經被運用在各個領域,與我們的生活與學習分不開。”南寧市百花嶺路小學的金澤宇說,自己對機器人很感興趣,通過觀展更加全面了解AI技術,更加堅定了自己繼續學習編程的信心。
人工智能是把“金鑰匙”,作為教育者,如何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
在南寧市金源城卓立小學的李老師看來,“培養具備人工智能素養的拔尖創新人才,已成為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們應該從少年時期開始培養他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和愛好,引導他們往這方面去學習、去發展。”
“五一”假期,為激發孩子對這方面的興趣,李老師帶了6名小朋友去觀看展演。她稱,如此近距離接觸人工智能,每一位孩子都熱情高漲,積極參與。“這趟觀展讓孩子們收獲滿滿,提升他們的科學素質,將科學的種子深埋於孩子們心中。”
來自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潘科任看完展演后也感觸頗深。“我平時深入幼兒園、中小學、大學交流或調研,深知類似AI科普很缺乏。希望社會各方能有更多的關注和投入,讓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兒童能有機會接觸到像‘白澤的奇幻旅程’這樣優秀的科普作品。”潘科任說。
其實,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廣西一直在行動。
今年1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廣西有6所學校入選。目前,這些學校已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如柳州八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人工智能教育聯合體,該校和廣西科技大學、東風柳汽等合作設立中學生科技教育創新平台,和優必選研究院共同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教育實踐基地。
觀眾熱情高漲。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搶抓發展機遇,共赴智能未來
隨著數字經濟的持續深入,諸多行業對人工智能需求的日益增長。那麼,AI如何更好賦能企業發展,助力千行百業?
“白澤的奇幻旅程”在南寧展演期間,不少單位及企業前來觀演,在“白澤”的奇幻旅程中,尋找著行業發展的數智密碼。
“人工智能未來大有可為,可以說是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大門。”廣西桂物機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盧巧燕認為,在汽車文旅板塊,AI展演可以與汽車、文旅生活融合在一起,同時運用到各大展會、各種行業中,更好地呈現給市民觀眾。
“作為一家科技型的企業,我們一直在探討如何將AI與業務相融合,將AI賦能傳統軟件行業,與AI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事業群需求分析師段悅敏說。
“我們在推廣六堡茶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語言的障礙,運用AI技術,同一種內容就可以快速通過不同語言展現出來。”玉林市大森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芳堅認為,對茶企業來說,在傳承和弘揚茶文化過程中注入AI技術,有助於進一步推廣茶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副研究員許忠裕認為,當前,AI在農業的應用正加速鋪開,應加快農業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用AI來賦能農業,重點方向是促進人工智能與農業在耕、種、管、收、銷等全產業鏈環節深度融合,覆蓋生產計劃制定、土壤墒情、病虫害探測、農機作業等全程社會化服務環節,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業強國建設注入科技動力,這也是構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手段。
“這場活動在多個層面上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文化、藝術的深度融合,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在廣西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副院長王歡看來,這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娛樂、教育、文化傳承等領域的潛力,預示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王歡建議,增加與學術界、產業界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圍繞人工智能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開展合作,將科研院所的技術應用到產業,同時將產業的需求反饋給科研機構,共同推動AI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