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回望故鄉的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在河池舉行

2024年04月29日16:5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4月25日,“回望故鄉的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在河池市天峨縣東西文學館舉行。該活動由中共河池市委宣傳部、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中共天峨縣委宣傳部、漓江出版社承辦,圍繞廣西區內少數民族作家何述強、楊仕芳作品《時間之野》《阿薩瑪的燈》,探討少數民族地區作家的作品特點和成長路徑。

當天上午,參與研討會的領導、嘉賓、文學愛好者、師生代表等,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東西文學館,了解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東西從故鄉天峨出發的成長經歷與創作歷程,以及“河池作家群”20世紀30年代以來五個梯隊的代表作家。

主辦方表示,在當代“文學桂軍”的代表——東西的故鄉舉辦以“回望故鄉的文學”為主題的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旨在鼓勵廣西作家以東西為標杆,心懷故鄉,眺望遠方,敢登高原,勇攀高峰,扎根真實生活,為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力量,講好民族故事、廣西故事、中國故事。

“回望故鄉的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在河池舉行。主辦方供圖

作為“全國文化企業30強”、全產業鏈的廣西文化企業標杆,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化全民閱讀,繼在廣西賀州啟動2024“鄉村閱讀計劃”公益活動之后,在這次活動中,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向中共天峨縣委宣傳部贈送漓江出版社出版圖書,並轉捐贈給當地山區學校,為更好推進全民閱讀工作、建設書香社會貢獻出版力量。

活動現場,圍繞《時間之野》與《阿薩瑪的燈》兩部作品,作家何述強、楊仕芳分享創作談。

廣西大學教授趙牧從文藝批評的角度切入何述強、楊仕芳的創作。他高度評價何述強文章的哲學之思、故鄉之依、修辭之美,認為《時間之野》始終有一個最核心的主題,即對故鄉的不斷回望和對記憶的不斷重構——作者的內心世界始終持存來自村庄、來自少數民族的經驗,所以他的寫作不可避免地充滿回望的熱切。對於《阿薩瑪的燈》,他認同憂傷構成了楊仕芳作品底色的說法,認為楊仕芳在詩意化的敘事中,傳達給人以難以疏解的內心困苦,以及城鄉巨變的現代語境下對於傳統道德的某種堅持。他以小說集收錄作品《原來天是這樣放亮的》為例,說明楊仕芳的創作呈現多種層次的融合與對峙,指出這種張力形成了楊仕芳作品值得深入解讀的空間。

《南方文壇》副主編曾攀從其切身體會和見聞出發,指出“文學桂軍”從邊地突圍的難得。他表示,《時間之野》與《阿薩瑪的燈》就是情感和信念十分明晰的作品。他還談及當下廣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中的地方性趨勢以及未來寫作的可能形態,認為作家可以從新南方寫作、新鄉土敘事等方面取得突破。對於文學表達,他指出創作者需要營造內心的精神之塔,不滿足於現實鏡像的呈現,而是在作品中體現認知、立場,對現實進行觀察與思考,書寫有延續性和建構性的經驗,磨練語言,形成精神的核心。少數民族作家往往擁有鄉土的直接經驗,這是創作資源與優勢,但立足故土和傳統的同時,需要具備前沿意識,“目光要愈拉愈遠”:既要立足當下眺望未來,也要站在遠方回顧家鄉。

隨后,河池市文學愛好者、天峨縣高級中學漫步文學社社員圍繞主題,與在場作家、學者、評論家展開交流互動。(王鈞易 黃圓)

(責編:伍遷、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