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西鄉:探索“三無”變“三有”,推廣“三自一補”新模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樂業縣邏西鄉民治村坡馬屯距離集鎮4公裡,該屯共有53戶221人,其中脫貧戶9戶35人,黨員4人。近年來,該屯在學用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加快鄉村建設上,結合樂業縣推廣“三自一補”工作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政府補助、群眾參與合力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在鄉村建設工作中邁出了新步伐,合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探索“三無”變“三有”。民治村坡馬屯污水處理、群眾亂搭亂建等現象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邏西鄉黨委政府引導下,決定學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在推動項目實施前,大家擔心最大的風險點是“該項目無財評、無審計、無監理”,同時對於群眾來說,這種新模式之前都沒聽說過,擔心材料無法及時保障。為破解這些難題,鄉黨委政府經過組織研究,多次組織人員到該屯召開屯小組會議,通過充分征求群眾實施意見,最終明確了三有。一是有充分征求群眾意見,明確了坡馬屯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實施計劃清單﹔二是有落實屯務公開,實施期間每次需要的材料結果及時公開,確保材料質量保証、價格透明﹔三是有鄉村兩級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鄉級紀委把關材料進貨渠道和市場價格,村級監督專員每天定期參與材料到貨驗收和材料使用去處,全過程護航廉政風險。該屯隊長牙建忠說:“對於實施‘三自一補’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讓群眾參與規劃、參與建設、參與管理,節省財政支出的同時,還辦成了群眾想要辦的事情。”
突出自籌到自建。坡馬屯通過先后召開黨小組和屯小組會議,決定每家每戶,按照人均200元不等的標准進行自籌捐款,共自籌資金1.8萬元,解決了公共部分聘請勞力支出問題﹔同時為避免“千村一面”,由鄉賢人士牙運勇等戶帶頭,結合本屯文化實際,圍繞“門前三包”、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組織群眾參與規劃,鄉級提出指導意見,最終確定了各家各戶的實施清單,涉及到各戶的由群眾按照標准落實建設,涉及到公共部分的施工技術較復雜的,通過自籌資金聘請專業技術工建設,真正將群眾思想從“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的行動上來。
據悉,該屯項目的實施到結束歷時不到一個月,各家各戶門前的環境亮了起來,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切切實實得到了提升。“以前,我家門前的臭水溝到夏天的時候,臭氣熏天,現在通過政府實施的‘三自一補’模式,我們家的門前水溝得到了改變。”群眾牙香龍如是說。(鄒檐)
來源:樂業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