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玉林市龍雲灌區工程:兩江多庫 水脈相連

2024年04月18日11:47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4月15日清晨,春和景明,玉林圭江春水盈盈。圭江之上一處險隘,正縱向圍堰建壩。“國字號”重大水利項目廣西玉林市龍雲灌區工程控制性樞紐工程——蟠龍水庫正在全力推進建設進度。

走進項目建設現場,隻見大壩主體混凝土結構全部完工,已進入閘門金屬結構的施工階段。在泄水閘閘口,工人正忙著進行閘門的導軌安裝。泄水閘、左岸重力壩、消力池、上下游護岸等初露雛形。廣西玉林市龍雲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正剛介紹,泄水閘及左岸重力壩於兩日前全線封頂,為工程建設安全度汛奠定了堅實基礎。

蟠龍水庫在建的泄水閘,工人正在加緊施工。

蟠龍水庫在建的泄水閘,工人正在加緊施工。

蟠龍水庫是龍雲灌區工程中新建的3座水庫之一。龍雲灌區工程通過蟠龍至中甘嶺引水渠、中甘嶺至雲良引水渠,將蟠龍水庫與中甘嶺水庫、雲良水庫3座水庫串聯,同時整合周邊13個現有灌區,構建特大民生水利工程。庫庫相連,灌區始成,也得以從水量較豐的北流河引水至水量較少的南流江,間接讓玉林市境內的兩條江河“牽手”。屆時,玉林“兩江、多庫”的龍雲灌區水資源配置體系將得以構建。

灌區以“龍雲”命名,相當生動。翻開工程示意圖,可見各水庫四散分布,依靠渠道連通,如蛟龍在雲中若隱若現。引水渠通過箱涵、隧洞穿山過谷,使得水源相通,形成互濟共保的關系。

據了解,整個龍雲灌區工程涉及北流市、玉州區、陸川縣、福綿區,主要建設內容有水庫、引水渠工程,還有提水泵站、灌片配套、魚類增殖等相關工程。

水利萬物而不爭。工程在安瀾利民、澤被萬物的同時,也彰顯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隨施工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項目部副經理胡樂來到大壩一處頂管井施工現場,發現頂管掘進機在地下悄然作業,幾乎不影響地面生態。“這一段隧洞全長735米,還剩68米就貫通了!”胡樂介紹,頂管掘進機作業不開挖表層、不需要爆破,可穿越道路、管線、建筑物等。拿蟠龍至中甘嶺引水渠來說,水渠全長8.6公裡,通過隧洞、箱涵建設,整條水渠不露天。

引水渠頂管掘進工作的井洞口。

引水渠頂管掘進工作的井洞口。

據介紹,該頂管是廣西迄今最大的頂管,項目業主方正申報超大管徑頂管穿風化岩層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為水利行業頂管施工提供參考。

龍雲灌區工程建設,其意義何在?玉林市水利局副局長朱仁作了解答。“玉林市地處桂東南旱區,屬於中度缺水城市。而隨著玉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缺水之困更加突顯,補水需求更為緊迫。”朱仁說,玉林人民熱切期盼龍雲灌區工程早日建成並發揮效益。

打開地圖,玉林市位於南流江、北流河、九洲江的源頭和上游地區,這裡沒有大的河流,入境水資源量少。當前,玉林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生活、工農業生產、生態環境用水需求日益增加。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玉林市建成了多座水庫,為當地糧食生產及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近年來“玉北福一體化”的推進,尤其是“玉北同城”建設步伐的加快,生活、生產用水量急劇增長,原有水庫逐漸由灌溉為主轉變為以供水為主,灌區灌溉用水存在較大缺口。

此外,在北流市、玉州區、陸川縣、福綿區等地,當地建設了玉柴工業園、廣西(北流)輕工產業園、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等工業園區。隨著企業入園、產業集聚,生活生產用水量日漸增加,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尤為迫切。

 北流市蟠龍水廠工程的建設,是解決供水難題、改善投資興業環境的有力舉措。該水廠的取水源頭,正是在建的龍雲灌區蟠龍水庫。連日來,在蟠龍水廠配水干管敷設現場,建設工人加快推進水管吊裝、焊接工作。截至目前,工程配水干管已敷設約9公裡,城區管網敷設已全部完工。待水庫建成蓄水后,該水廠將實現重力流供水。

站在龍雲灌區蟠龍水庫壩體前,張正剛滿懷期待:龍雲灌區工程建成后,北流河與南流江將形成補給關系,在改善南流江水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灌區糧食生產和城鄉生活及工業用水提供保障。

新聞鏈接

玉林市龍雲灌區工程概況

玉林市龍雲灌區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規劃總灌溉面積51.4萬畝,工程總投資52.78億元,總工期為54個月。

工程於2022年8月全面開工,通過龍雲引水渠將蟠龍水庫、中甘嶺水庫、雲良水庫串聯,從水量相對豐富的北流河引水至南流江,整合周邊13個現有灌區形成大型龍雲灌區,構建“兩江、多庫”的龍雲灌區水資源配置體系,形成特大民生水利工程。工程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整個灌區可以年均提升利用水資源3.6億立方米﹔改善、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1.4萬畝,帶動年均增產糧食3萬噸以上﹔擴大供水受益人口數量,年均供水量3.61億立方米,受益226萬人﹔改善南流江水生態環境,打破玉林市地處東南旱區經濟發展因水制約的瓶頸。

(責編:黃子婧、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