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走基層、看發展”廣西現代物流集團系列報道

以科技創新謀發展 當好建筑工程質量“把關人”

——探訪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覃心、實習生覃明珠
2024年04月07日09:0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建筑質量好不好,關鍵要素可不少。從水泥到鋼筋,從房屋建筑到道路橋梁,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的建筑體,都需要一個“把關人”——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員。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檢測中心”)的實驗室內,儀器設備運轉聲不絕於耳。一批批來自全區乃至全國各地的建筑材料、結構構件等樣品的質量檢測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項檢測都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進行,確保在用於工程項目時,其質量安全、可靠。

作為廣西現代物流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檢測中心自2020年11月由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以來,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科技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各項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現已成為廣西規模最大、資質最全的省級綜合性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機構。

夯實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在廣西,不少重大項目建設落地的背后有著檢測中心檢測員的身影。他們先后承擔了多項廣西標志性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的多種檢測,如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核心區主體工程、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西新媒體中心等,為廣西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早上,拿取水泥樣品走進無機待檢樣品室,年輕的工程師趙婷婷開啟了一天的工作——通過滴定實驗,檢測樣品中氯離子、氧化鎂、氧化鈣等成分的含量。她是該中心檢測四所的檢測員,主要負責混凝土原材料化學分析。“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基礎,屬於國家要求必檢項目,流動度比、抗壓強度比等方面要達到標准,才能用於施工。”趙婷婷介紹,當檢測報告填寫完畢,檢測員簽字認可,就意味著對此結果終身負責。

趙婷婷向記者表示:“中心很注重人才培養,定期為我們組織技術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確保團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 2023年,她拿到了“桂建檢力宇杯”(見証取樣類)線上理論知識競賽個人一等獎、“桂建檢區中心杯”(建筑節能類)線上理論知識競賽個人二等獎。

無機分析實驗室。覃明珠攝

無機分析實驗室。覃明珠攝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是業務質量的保障。檢測中心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持續完善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推動科技人才隊伍量質齊升。

“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有著明顯的特色,自2019年不僅提升了硬件建設,還經過引進人才,讓部門擁有了20多人的專業技術團隊,涵蓋了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國內重點及海歸碩士等多個層級人才。”檢測四所(建材所)主任工程師鄧麗娟介紹。

2023年,檢測中心獲得了22項國家級能力驗証的“滿意”結果、11項自治區級能力驗証的“滿意”結果和1項地市級能力驗証的“滿意”結果﹔參加國家級技能競賽共獲得1個銀獎,4個優秀獎﹔自治區級技能競賽共獲得4項團體一等獎,4項個人一等獎,12項個人二等獎,14項個人三等獎。

據悉,檢測中心未來將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計劃通過多方面措施引進更多高層次的人才,包括設立人才引進政策,搭建人才培養成長平台等,並貫徹落實已出台的《檢測中心科研獎勵暫行辦法》。

加快科研成果轉換應用

部分科研樣品展示。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部分科研樣品展示。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2023年,檢測中心與北京化工大學的博士后科研人員簽訂了《基於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柔性人才引進的科研合作協議》,共同開展鋼渣、鑄造渣等固體廢棄物在產品中含量的檢測課題的博士后科研工作。

“相關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並在核心期刊上刊發了論文。該課題的核心技術的推廣不僅解決了以往材料壽命短的問題,更推動了廣西固廢的可循環利用,為廣西乃至全國的低碳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談起這項成果,檢測中心檢測四所(建材所)所長張建感到自豪。

近年來,檢測中心不斷深化與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等區內外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在新型改性瀝青、橋梁、建筑環保材料等領域進行技術創新研究,積極推進本行業標准編制工作,著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型人才,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為檢測中心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這是檢測中心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生動實踐。一組數據足見其重視——2023年,檢測中心科技研發經費投入達2174.37萬元,佔總營業收入比例的7.5%。

工作人員作液相色譜檢測。覃明珠攝

工作人員作液相色譜檢測。覃明珠攝

在這裡,科技創新與生產經營同等重要。

盡管近年的市場情況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檢測中心仍持續加大對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工作的投入力度,指導科研人員將專利、文獻等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目前,該中心已將取得的1項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9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科研成果運用在各項檢測手段上,利用科技賦能檢測作業,極大地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

為有力促進了科技創新工作的順利開展,該中心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技項目管理規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科研獎勵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從項目管理、經費支出、成果鑒定、獎勵標准、成果轉化等多方面進行明確,為創新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向行業領軍者邁進

組織標准編制是檢測中心開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

早在2015年,檢測中心就已經開始對高性能混凝土開展檢測評價。據悉,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為設計的主要指標,針對不同用途要求,具有耐久性、工作性、適用性、強度、體積穩定性和經濟性。

“南寧是國內較早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城市,力度很大。我們在多年的行業實踐中,發現原有標准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具體操作執行上難以推行。”張建介紹,因此,2021年檢測中心基於長年積累的經驗,向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申請制定國家級行業標准的立項。

經過一年多的編制,2023年年末,檢測中心主編的國家級協會標准《高性能混凝土評價實施導則》完成了報批評審工作,並獲得國際領先的評價。

此外,近年來,該中心新增參編國家級協會標准《橋梁抗震韌性評價標准》《鋼管混凝土結構外套鋼管夾層混凝土加固技術規程》2項﹔新增獲批立項主編廣西工程建設地方標准《住宅空氣污染檢測技術規程》等7項。

檢測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衛軍認為:“這些標准的制定不僅規范了行業內的實驗方法和技術要求,還推動了行業的技術統一和提升,有利於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提高產品質量,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正科學、誠信守法、質量為本、優質高效”是檢測中心的核心理念。

“我們的願景是成為行業領軍者,為行業創新注入動力,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楊衛軍表示,未來,每年將投入不低於產值收入5%的研發經費,鼓勵人才開展課題研究、知識產權專利申報、編寫標准規范等活動,並加強規范實施后的評估工作。

(責編:覃心、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