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區:設施蔬菜喜豐收 充實農民“錢袋子”

當前,在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木根村的蔬菜大棚裡,暖意融融,棚裡翠綠鮮嫩的黃瓜挂滿枝頭,長勢喜人,呈現出一派好“豐”景。種植大戶甘業興一邊忙著採摘成熟的黃瓜,一邊盛情邀請前來的游客朋友品嘗,“基地從去年就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結出的黃瓜不僅吃起來清甜脆口,產量還比普通的黃瓜要高得多……”
在木根村連片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一個個鋼架大棚直立田間,大棚種植逐漸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這是玉州區立足人大代表聚焦現代農業建議多舉措促農增收發展實際,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鼓勵引導規模發展設施蔬菜,豐富群眾“菜籃子”,充實農民“錢袋子”的生動寫照。
“現在大棚種有黃瓜、番茄、油麥菜等,全部採用綠色無公害種植技術,配套智能滴灌設施設備,一個大棚日常安排一名技術人員管護就夠了。”甘業興介紹,因為農藥使用量減少,用有機水溶肥滴灌,種出的黃瓜、番茄等更符合設施蔬菜的綠色標准,產量和品質比往年都高。基地共有20多個連棟大棚,佔地30多畝,眼下黃瓜、番茄大豐收,畝產可達10000斤左右,每畝能有20000元以上的收入。
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經濟效益的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戶都嘗到了發展大棚蔬菜的甜頭。玉州區抓住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勢頭,從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產業升級多個方面發力,借助人大代表聯絡站優勢,引導農戶以原有鋼架大棚為基礎,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上做文章,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農技服務等措施,全面提升蔬菜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據木根村駐村代表蘇榮健介紹,僅木根村就有連棟大棚100余個佔地50多畝,大棚種植每年給脫貧戶分紅3萬元以上,184戶脫貧戶獲得分紅。
拱棚建起來,蔬菜長勢旺,口袋鼓起來。玉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關敦劻表示,2024年將因地制宜,持續精准施策,促進傳統農業向集約型、節水型、高效型設施農業轉變,為玉州農民拓寬鄉村振興幸福路。(陳佳佳、李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