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縣強化就業工作績效考評推動群眾務工增收

今年以來,桂林市全州縣多舉措穩定就業“基本盤”,加大企業用工調查、線上線下招聘、“點對點”送工、職業技能培訓及搭建就業服務平台等工作績效考評力度,用好就業政策,挖掘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潛力,進一步實現群眾務工增收。今年1至9月,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33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1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33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1.27%、101.42%、123.71%,確保了全縣就業各項績效考評指標超額完成。
開展企業用工調查,摸准就業績效考評企業用工底數。為更好地促進全縣就業工作開展,全州縣人社局通過電話調查、實地走訪、微信溝通等方式,深入全縣34家重點企業開展企業用工調查和政策宣講活動,對企業用工、缺工情況進行摸底。根據調查情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收集匯總企業缺工信息,與求職人員信息庫對接,架起用工單位與求職人員的溝通橋梁,實現用工企業和求職者快速匹配,切實解決企業缺崗和勞動者求職難供需矛盾。1至9月,該局為市、縣重點企業輸送勞動力587人。
搭建供需平台,線上線下招聘分解就業績效考評任務。該縣充分利用線上“數智人社”、公眾號、微視頻、網站、抖音直播帶崗等形式開展“網絡招聘會”﹔線下以“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就業暖心·桂在行動”等專項服務活動為契機,加大崗位信息發布頻率和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密度,拓寬求職招聘渠道。1至9月,該縣共開展招聘會26場(其中線上8場、線下18場)。據統計,為求職者提供崗位達1.8萬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100余人,共發放宣傳資料3.6萬份。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張貼招工信息至各鄉鎮宣傳欄等方式,將區內外170多家企業、2萬多個崗位信息推送給全縣脫貧勞動力等人群,積極引導脫貧人口等勞動力外出就業。
開展“點對點”接送,把績效考評任務化解到基層、落實到企業。今年,該縣建立健全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協作機制,通過把就業績效考評任務分解到全縣18個鄉鎮300多名就業社保信息員,進一步推動精准服務,提前摸排有意願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信息,以“政府買單”的形式,開通就業綠色直通車,“點對點”統一輸送農民工返崗復工和外出就業。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向區內外企業輸送208人(其中脫貧人口28人),有力地推進了企業復工復產和群眾就業增收。
強化技能培訓和就業平台建設,提高就業績效完成能力和水平。1至9月,該縣共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3期,共培訓2914人,其中農村轉移勞動力1570人、城鎮失業人員62人、脫貧勞動力905人、城鄉低保家庭勞動力73人。針對所有參加技能培訓的對象,該縣與上海、廣東等相關企業達成就業共識,在考試合格並取得職業技能証書后,現場推薦其就業。該縣還與廣東省珠海市、桂林市永福縣等地就業服務中心和縣內外多家人才中介機構及區內多家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系,精准對接群眾就業需求和就業服務。
同時,全州縣充分發揮桂北勞務輸出中心、全州縣人力資源市場、全州縣老鄉家園社區3家“零工市場”的平台作用,拓寬脫貧人口就業服務渠道。今年1至9月,通過“零工市場”提供就業崗位585個,共帶動就業309人。該縣還以就業幫扶車間為載體,加快產業鏈建設,推動電子產品加工、種養業、紅色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促進易地搬遷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該縣現有就業幫扶車間93家(其中易地搬遷安置點16家),目前吸納就業人數5331人,其中易地搬遷勞動力116人。(蔣家紅 鄧萬平)
來源:全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