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在南寧舉行

論壇現場。人民網記者 陳燕攝
人民網南寧9月22日電 (記者陳燕)9月21日,以“智慧共筑,命運與共——攜手邁向‘一帶一路’新征程”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等東盟國家的智庫、高校、駐邕領事機構和中國多家政府機構、智庫單位、高校,以及企業代表等3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本屆論壇,圍繞論壇主題和各項議題,分享智慧、發掘合作、凝聚共識。
本次論壇由國務院參事室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室、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和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承辦。
在分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智慧共筑,命運與共——攜手邁向‘一帶一路’新征程”主題,分別就“中國—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成效與展望”“推動中國—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發展”“高質量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國—東盟數字化轉型與科技創新合作”“促進中國—東盟綠色轉型與低碳可持續發展”“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中國—東盟文明交流互鑒及創新發展”等議題進行研討。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來,雙方經濟融合持續加深,經貿合作日益加快,合作成效斐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升級和RCEP全面生效背景下,持續深化開放合作,打造區域經濟增長點,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期待。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氣候等領域的合作將是中國—東盟未來深化合作的重點領域,雙方將在數字技術、數字轉型、新能源、生態治理、智慧農業合作研發等領域有著深入拓展空間。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助力基礎設施智慧互聯互通、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是驅動雙邊合作邁向新台階的重要抓手。中國與東盟智庫需共同關注合作新形勢、新動態,在重點合作議題、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發揮智庫作用,以智庫共識推動政府共識,以智庫合作促進國家合作。
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自2008年舉辦以來,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而生,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而興,現已發展成為中國與東盟雙邊高端智庫對話交流的重要平台,成為雙方匯聚共識、共商合作、共筑發展的有效渠道。
歷屆論壇秉承開放共享、創新發展理念,緊扣區域經濟合作熱點,圍繞“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聚智釋疑、匯智增信,促成了中國與東盟智庫間10余份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數字絲綢之路”(中國—東盟)智庫聯盟的成立,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等重大部署,從智庫設計上升為實實在在的重要合作實踐,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落地生根匯聚了智庫共識,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智庫力量。
當前,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已駛入快車道、跑出加速度、邁向新征程。中國與東盟各國智庫應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在制度型開放、增長潛力發掘、設施聯通、人文交流等方面凝聚共識、提振信心,為深化區域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智庫方案”。
廣西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也是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親歷者、推動者與受益者。立足歷史新起點,廣西期待與中外智庫匯聚智慧共識,共同探討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國際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同推進數字經濟與綠色低碳合作,攜手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