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署特色果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南寧9月22日電 (王功孝)9月21日,農業農村部在廣西南寧市召開全國特色果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現場會。會議強調,要立足資源稟賦,強化市場導向和創新驅動,以“控規模、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強鏈條”為重點,推動果業走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模式先進、環境友好、產出高效的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會議指出,近年來特色果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供應能力明顯增強,花色品種更加豐富,果品質量穩步提升,科技成果加快應用,產業素質不斷增強,促進增收就業作用明顯,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果業發展也存在區域和產品結構不優,一些非適宜區盲目擴張、差異化發展不足、老弱低效果園佔比較高、果園基礎設施不完善、科技創新不強、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融合度不深等短板挑戰,亟需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突出主導產業,進一步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強化政策扶持,集聚各方資源,推動水果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交流發言。人民網 王功孝攝
會議強調,推動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要聚焦控面穩產,到2030年,全國果園面積控制在1.5億畝,水果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進一步提高果品品質、產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堅持系統觀念、綠色發展,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適度控制水果發展規模,推行綠色種植模式﹔堅持適區適種,優化布局,避免盲目引種、無序擴種﹔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驅動,提高全產業鏈現代化經營水平﹔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推動產業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會議現場。人民網 王功孝攝
會議要求,要聚焦重點難點,突出優勢產區,集聚政策、技術和服務,加力推進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優化產品結構和區域布局,實現差異化多元化發展,重點抓好調優品種結構,優化品種熟期,做強優勢產區。二是推進綠色標准化生產,構建現代生產體系,加快低效果園改造,發展輕簡栽培和綠色標准化生產,建立生態調控、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病虫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加快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三是強化創新驅動,提升果業科技水平,突出抓好品種和砧木創新、種苗繁育創新、機械裝備創新以及經營機制創新。四是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現代經營體系,加快提升採后處理和加工水平,完善營銷流通渠道,培育創響知名品牌,拓展產業業態功能。
會議組織觀摩了南寧市水果標准化生產基地,浙江、山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等6省(區)作交流發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