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金融財經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攜手東博二十載,和合共生創未來

2023年09月21日17:1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金秋九月,朱槿花迎風盛放。承載著中國與東盟各國合作共贏夢想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如約而至,中國與東盟攜手前行、相互成就的絢麗篇章再度開啟。

開放合作的盛會離不開全球化的金融服務。作為東博會唯一主辦銀行,中國銀行與東博會攜手前行20載,推動金融服務與四海客商互動交流,促進金融創新與跨境合作融會貫通,實現金融活水與經濟發展互聯互通,助力東博會“越辦越好”的同時,借助東博會的平台機遇,與各行各業一道推動協同共贏,共創發展碩果。

打造服務矩陣,踐行主辦銀行承諾

9月14日,距離本屆東博會開幕還有2天的時間,中國銀行在會展中心D區1號展廳入口處設立的臨時服務網點就已經開門試營業,現場辦理業務賓客絡繹不絕。

來自老撾的參展商劉先生來到這裡,辦理了一筆借記卡業務后對中國銀行的便捷服務贊不絕口。每年來參展,劉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中國銀行身影,辦理POS機具、兌換外幣、激活手機銀行……在一整個“東博會業務套餐”辦理好之后,他才滿意地開啟東博會之旅。

像劉先生這樣的老朋友,20年來,中國銀行服務了一批又一批。為了全力滿足東博會參展商的金融服務需求,中國銀行是唯一一家把營業網點“搬”到東博會現場的銀行,臨時網點安排有東盟小語種服務專員,開設現金服務窗口和智能櫃台,配置便攜式移動櫃台,參展客商可以足不出會場就能夠在中行臨時網點辦理開戶、存取款、外幣兌換、國際國內匯款等各類金融服務。

“駐場”是中國銀行為東博會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的“利器”之一。20年來,中國銀行不斷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持續升級東博會現場金融服務水平——依托臨時服務網點、品牌形象展位、綜合服務咨詢點及移動服務人員,和在場館內多處配備的移動智能櫃台、ATM機、智能POS機等,打造了覆蓋全場館的立體式金融服務矩陣,成為現場投入自動設備和提供自助服務最多、唯一推出集中刷卡收銀服務、唯一在各接待酒店設置外幣代兌服務點的銀行。全面優質的服務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參展客商的積極肯定,先后多次被東博會秘書處授予“博覽會特別支持獎”“博覽會合作伙伴卓越貢獻獎”“東博會15周年合作伙伴杰出貢獻獎”。

堅持守正創新,推動跨境金融合作

現場金融服務不過是中國銀行全方位服務東博會的千山一景,20年來,中國銀行為東博會提供的服務,已經從早期簡單的存貸匯兌等傳統銀行服務,逐漸演變為集融資、融智、融商於一體的升級版服務。

從南寧大橋北端向南眺望,位於南寧五象新區的中國—東盟金融城、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域,地標性建筑中銀金融中心正緊鑼密鼓施工建設,建成后的中銀金融中心將成為中國銀行集團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國—東盟合作關系提質升級的重要戰略支點。

借助東博會平台,中國銀行積極整合全球化服務資源,已先后推動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中銀金融中心落戶南寧,為跨境金融服務及合作交流提供平台支撐,促進優質金融資源集聚,助力“南寧渠道”成為中國—東盟金融開放合作主渠道。

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中國銀行始終將金融支持中國東盟開放合作作為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的重要責任,積極發揮跨境金融服務主渠道作用和外匯外貿專業優勢,不斷加強與中銀香港和東盟分支機構的聯動,全面深度參與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將跨境金融創新工作與國家和地區間的重要發展規劃,與解決實體經濟領域的痛點、難點相結合,響應企業“走出去”需求,在廣西和東盟區域進行探索和實踐,針對性的開展政策、產品、服務創新,把金融服務的“軟實力”變為共建開放門戶的“硬支撐”。

自廣西中行與自治區政府建設面向東盟的跨境金融創新中心以來,已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20項首發、30項創新金融產品,如:成功辦理廣西首筆海運互市貿易項下全額保証金人民幣國際信用証,創新邊貿結算新模式,提高邊貿結算的效率和安全性﹔成為挂牌東盟國家貨幣兌換幣種最多的國內銀行,率先打通中越、中泰兩國現鈔供應與回籠雙向直通渠道﹔成功落地全國首筆邊境小額貿易數字人民幣支付業務及全區首筆數字貨幣橋跨境匯款業務﹔成功突破中越兩國非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限制、實現境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融資、暢通境外金融機構獲取人民幣的渠道﹔與18家越南商業銀行建立直接跨境人民幣邊貿結算代理關系,率先為邊境越南勞務人員代發工資……在跨境結算、跨境融資、區域貨幣交易市場建設、支持廣西進出口和邊境貿易業務的發展等方面,為中國—東盟進一步深化金融互動、推進人民幣東盟地區跨境使用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廣泛共享機遇,助力企業揚帆出海

今年7月,文萊摩拉港至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正式首航,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與東盟東部增長區有了新的“貿易大動脈”。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海上絲綢之路欣欣向榮,離不開金融“活水”支持。作為文萊摩拉港的管理和運營公司,近年來,廣西某港務集團在推進北部灣港、西江黃金水道、海外港口、臨港產業等重大項目建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對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資金成本等方面有著迫切需求。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獲悉企業相關需求后,結合企業特點及相關支持政策,在前期與企業簽署“十四五”戰略合作協議,提供300億元授信支持的基礎上,與中國銀行文萊分行、中銀理財、中銀國際証券聯動,為企業提供包括iGTB、債券承銷、並購顧問、財務顧問等全方位、多領域的金融服務,助力集團加快推進海外基地建設,提升國際化投資運營能力。

“中行是唯一一家為我公司搭建人民幣跨境資金池的合作銀行,幫助我們實現內部成員間跨境資金余缺調劑,解決本部與跨國成員間的資金融通需求。”廣西某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國際化和現代化的跨國公司,在全球擁有近30家海外子公司和機構,出口業務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銀行第一時間將公司列為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試點企業,在單據審核上提供簡化、優先、便利服務,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結算﹔發揮海外聯行及代理行資源優勢,靈活運用貿易融資、保函等金融產品,打通境內和境外兩個市場,為企業提供更低成本的融資和全球化的服務方案。

把握新機遇,推動新合作。中國銀行通過推動金融開放創新合作、擴大金融資源投入,積極助力企業“走出去”,與東盟國家市場融合聯動、共享發展成果,還支持了包括雲桂鐵路、北部灣港港口建設、中國—東盟博覽會基建、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機場跑道及航站樓等一大批鐵路、公路、航空、口岸、產業園區建設,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通道運行效率不斷提升。2020年以來,已累計為廣西提供綜合性融資支持超過7300億元。

朱槿花開20年,不斷升級發展的東博會正開啟“鑲鑽成冠”的新篇章,中國銀行也將繼續發揮好主辦銀行作用,與參展各方共享中國—東盟開放發展紅利,高質量服務高對外開放,為持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經濟增長中心注入金融力量。(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