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金寶鄉:人大代表用情履職解民憂 做“竹”文章促振興

![]() |
金寶鄉人大代表定期走訪農戶,召開村口板凳會。 |
近年來,陽朔縣金寶鄉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以調研引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助推麻竹產業在鄉村振興中“落地生根”。
以“調研”開路,助力產業發展培根植基。面對黃龍病肆虐,柑橘產業大幅萎縮的嚴峻形勢,金寶鄉人大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組織外出考察,為產業發展“把脈開方”。鄉人大代表下沉生產一線,定期走訪農戶,召開村口板凳會,集中開展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民生項目等專題調研,全面摸清各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的“骨骼”架構,讓產業發展優勢、短板“躍然於紙上”。常態化開展 “雙約”活動,即“與代表有約”和“與民有約”活動,為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發出人大聲音、提出代表建議,最終確定流轉閑置土地開展麻竹種植實現產業綠色生態發展的思路。同時,先后7次帶領村民代表、致富帶頭人到柳州市、桂平市、融安縣、永福縣等地考察學習麻竹種植技術和發展模式。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金寶鄉率先以“三步走”打造“土地流轉+合作社+農戶”的新型麻竹產業發展模式,打通“生態”與“富民”的轉化通道。
以“藍色”聚力,匯聚代表勢能凝心鑄魂。金寶鄉人大聚焦人才引領,把聚才引智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創建人才孵化基地,讓鄉村人才“破土發芽”,為麻竹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積極探索上下聯動、左右延伸服務機制,打破人才服務主要靠上級部門送技術、送服務的單向模式,採取“6號課堂”負責村民及產業實際需求“點單”、鄉級技術人員統籌“派單”、縣農業農村局“買單”的服務模式。主動邀請廣西師范大學鄧蔭偉教授等專家人才到麻竹產業種植一線,打造“指尖課堂”“理論課堂”,開展“課堂教學+田地教學”、“本地教學+異地教學”模式,實現麻竹科學種植、病虫防害等實用技術培訓與指導,受訓人員累計3000余人。同時,開展好“人大代表進鄉村促振興”等主題實踐活動,加強代表履職培訓,有效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激活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截至目前,金寶鄉人大邀請專家教授開展技術培訓20余次,孵化新農技人才35名,真正實現人大有行動、代表有作為、人民有信心。
以“示范”賦能,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為把人大代表培養成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中堅隊伍,金寶鄉鼓勵引導人大代表帶頭創業,帶領群眾發展產業,爭當鄉村振興“示范員”。通過健全“村黨組織+合作社+村集體+人大代表+農戶”聯結機制,發揮人大代表、鄉土能人、經營大戶等示范帶頭作用,用好“人大代表+”“合作社+”“致富帶頭人+”模式,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探索“人大+N”的幫帶計劃,分期分批對人大代表進行麻竹種植培訓,把人大代表培養成產業致富帶頭人,再輻射帶動周邊農戶,讓麻竹產業向多元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2023年上半年,縣、鄉人大代表陳忠勝、伍宗旺帶頭種植麻竹50余畝,以實際行動溫暖民心,彰顯擔當作為,有效增強農戶發展信心,成功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截至目前,共輻射帶動68戶村民種植麻竹600余畝,有效助力金寶鄉走出一條“特色富農”的產業振興之路。(於婷)
來源:陽朔縣委宣傳部
![]() |
金寶鄉人大代表做“竹”文章促振興。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