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東盟大宗商品新通道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
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論壇現場。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供圖
9月18日,由欽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論壇吸引了東盟各國及國內大宗商品貿易主管部門、商協會、研究機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生產商和貿易商等200余人參加。
論壇以“構建中國—東盟大宗商品新通道,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和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20周年契機,全方位推介廣西開放合作優勢,共建共享區域性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大宗商品交易和流通是構建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涉及農林牧漁、能源化工、金屬礦產等諸多基礎性行業,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鄰的省區,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和窗口,與東盟間經貿往來持續增長,東盟已連續23年保持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地位。2023年上半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1613.8億元,佔廣西外貿總額的47.6%,其中,大宗商品發揮進口“壓艙石”重要作用,從東盟進口各品類大宗商品增速超40%。近年來,依托自貿試驗區優勢,廣西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設並取得初步成效,今年1-7月廣西自貿試驗區共進口大宗商品1279.2萬噸,同比增加81.2%,對廣西外貿進出口強勁增勢形成有力支撐,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安全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欽州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出海口,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擁有中馬“兩國雙園”、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等多個開放合作平台,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大宗商品儲運交易基地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欽州大宗商品進口總量持續攀升,發展基礎持續夯實,已成為中國與東盟、中國與RCEP大宗商品交易鏈、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合作的重要樞紐。
2022年11月,由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管理委員會主導,由廣西自貿區欽州港片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南方錳業集團共建的北部灣(廣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啟動運行。該平台主營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初期以錳系產品為切入點,形成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體系,逐步向新能源材料、化工、棕櫚油、有色金屬、東南亞特色水果等臨港產業拓展,構建輻射西南、服務全國、面向東盟的具有區域影響力,具備期現結合業務功能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人民幣計價的結算中心。目前,該平台已累計完成交易額127億元,現貨交收469.4萬噸,線上資金結算19.97億元,注冊會員企業117家,大宗商品資源要素的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項目簽約。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供圖
此次論壇還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共促成5個項目簽約,協議總金額超297億元,涉及石油、棕櫚油、煤炭、礦石等大宗商品採購合作,還正式啟動了北部灣(廣西)大宗商品期現聯動交易平台暨新華(北大宗)·中國錳礦價格指數,以期通過提供全鏈條一攬子交易解決方案,助力提升雙循環產業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價值,助力廣西欽州打造重點面向東盟的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服務樞紐。
在論壇的主題演講、嘉賓訪談環節,專家學者還圍繞如何通過交易創新、服務創新、發展創新,更好發揮欽州樞紐作用,促進中國與東盟、中國與RCEP兩個大宗商品市場互利互惠共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了解,這是欽州市、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率先首次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大宗商品專業論壇,同期還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B2展區舉辦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供應鏈展,通過搭建專門的大宗商品溝通渠道和合作平台,共同促進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創新發展,進一步深化廣西與東盟各國經貿和產業投資合作。(陳燕、黃海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