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打造黨建“新引擎”
廣西貴港:用好網格治理一張圖 服務群眾更精准

航拍貴港市港南區江南街道航運社區。人民網 付華周攝
“我們在這張地圖上用不同顏色來標注房屋,其中用紅色標注的房屋是近期社區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時,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藍色標注的是老舊房屋,橙色黑邊標注的是社區開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排查工作發現存在隱患的房屋……”在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江南街道航運社區服務中心,一塊顯示著社區三維立體影像的屏幕格外顯眼,這是該社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打造的網格化居民電子信息系統。航運社區黨支部委員徐登一邊演示操作,一邊介紹道。隻要用鼠標點擊居民信息圖相對應的位置,便會顯示出當前社區的大小網格,網格中的顏色各有含義,點擊網格,便能顯示出相應的群眾信息,一目了然。
毗鄰港口的航運社區。人民網 付華周攝
位於貴港郁江南岸的航運社區特色鮮明,80%的居民都是船民,主要從事水上運輸生產工作,其余20%居民則從事捕魚、焊船、擺攤經營等,是貴港船民的集中居住點,也是廣西最大、船民最集中的社區之一。該社區管轄面積17萬平方米,管理戶籍人口2750戶7800余人,共有居民房1700余棟,基本上都是居民自建房,建筑密集,巷道狹窄,情況比較復雜。
位於貴港郁江南岸的航運社區是廣西最大、船民最集中的社區之一。人民網 付華周攝
為了便於科學管理,該社區在2021年聘請測繪公司給整個社區做了一張3D圖,並生成相應的平面圖,放大平面圖可以看見,轄區1700余棟房屋均在圖上,每棟房子都有相應的編號以及戶主信息。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眾的原則,當地以路和巷子為界將整個社區劃分為4個小網格、20個微網格和1個專屬網格。由區直單位科級黨員干部擔任第一小網格長,街道、社區干部擔任小網格長,讓黨建引領在網格中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借助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對轄區情況知根知底的優勢,將他們納入社區微網格長隊伍,形成了“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中、事在格上、格事盡知、事在格了”的網格管理體系。
航運社區居民電子信息圖。陸浩榕攝
徐登表示,為了充分用好這張圖,社區建立了專門的居民電子信息庫,信息庫包含房屋安全檢查、老舊房屋隱患、一氧化碳預防以及禁毒等居民基本信息,“打開信息庫,首先是整個社區的網格劃分情況,這些藍綠色小框分別代表每一間房屋,藍色框代表有人居住,綠色框目前是無人居住的,點擊藍框時就會彈出居住在這間房屋的人員的信息。”
航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 付華周攝
當初做這張圖時,社區干部、網格員、區直單位挂點干部以及熱心群眾等多方力量一起參與進來,挨家挨戶上門找居民了解情況,完善信息。通過這張居民信息圖,社區精准掌握了哪些區域哪些房屋易受台風天或極端暴雨天氣影響,在極端天氣來臨前,可以精准入戶動員居民撤離。同時,社區還精准掌握了轄區一些重點治安管控人員的情況,可以聯合相關部門針對性地開展幫教工作。社區居民電子信息庫由專人負責,每個季度都會更新一次信息庫的信息數據,有時遇到特殊情況也會及時更新。
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向轄區群眾了解情況。陸浩榕攝
據介紹,在去年汛期,航運社區一些地段曾遭遇地質滑坡,依靠“航運社區居民電子信息圖”,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精准地了解到了哪戶居民遭遇災害,具體多少人,隨后組織人員迅速做出反應,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受影響的23戶66位居民全部安全撤離,並妥善安排受災人員入住酒店,極大降低了災害對居民造成的影響。今年汛期強降雨天氣來臨前,社區黨員干部和網格員加強了地質滑坡點巡查排險,並對居住在滑坡點附近的居民開展針對性的防災減災宣傳工作,以便在發生險情時能夠第一時間撤離,最大力度保障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以前沒有這個系統的時候,我們每次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入戶敲門開展工作,現在我們建立了相應的微信群,將防汛通知等消息發到群裡,讓居民及時了解相關情況。同時,居民遇到問題也可以隨時在群裡反映,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處理。”航運社區黨支部書記麥夏子說,有了居民電子信息圖這件利器,社區便能精准入戶服務群眾,比如開展各種政策的宣傳、為老人開展便民義診、自然災害預警等等,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一步,該社區將進一步完善居民電子信息圖的信息,拓展系統的功能,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