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兩河鎮:發展“桃李”經濟 托起鄉村振興致富夢

2023年08月15日09:35 |
小字號

兩河鎮與桂林銀行聯合開展惠農直播帶貨活動現場

兩河鎮與桂林銀行聯合開展惠農直播帶貨活動現場

“僅1個小時的直播,單是鷹嘴桃,我就銷售了68份直接增收6264元。感謝兩河鎮黨委、政府與桂林銀行聯合開展的‘惠農直播’帶貨活動,讓我在家門口直接增收,真的惠農到家啦,明年我要再多種幾畝!”廣西全州縣兩河鎮魯水村一名監測戶樂呵呵地說道。

眼下正值桃李上市的季節,走進兩河鎮魯水村紅色果鄉桃李產業示范區內,有的果農正在採摘鮮果,有的果農則忙著將桃李裝車,現場一派繁忙景象。近年來,兩河鎮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通過打造“一村一品亮特點,多元發展促振興”的特色農業產業種植,強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多樣化發展,筑牢鄉村振興發展基石。據悉,該鎮通過開展“桃李上山”行動、免費發送果苗及肥料、引入專家人才博士團隊、建設桃李交易市場等舉措,為農戶打造“一條龍服務”,破解了不懂技術、沒有銷路等關鍵問題,現以魯水村為核心區輻射帶動周邊村委種植桃李面積已超1.2萬畝,年產桃李1.8萬噸以上,年產值達1.6億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在紅色湘桂古道上形成了一條“春可賞花,夏可摘果”振興鄉村、帶農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兩河鎮打造“一村一品”促鄉村振興

兩河鎮打造“一村一品”促鄉村振興

該鎮魯水村屬於石漠化山區,玉米、辣椒、紅薯等曾是當地的傳統農作物,但是由於土地貧瘠,土壤保水性弱,導致農作物產量不高,經濟收益低。2002年,兩河鎮緊抓全縣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機遇,大力開展“桃李上山”攻堅行動,發動群眾種植桃李果樹,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建有新品種試驗基地、科研基地、綠色防控基地、休閑採摘區、紅色文化體驗區等區域,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道路水利、標准化園區、設施設備等建設,政企合作投入已超5000萬元,實現在石頭縫裡“蹦出”了致富果。

該鎮因地制宜指導魯水村黨支部成立桃李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企業+農戶”的“黨建聯盟”和“技術專家+黨員示范戶+種植大戶+農戶”的“金字塔裂變”幫扶發展模式,建設博士工作站,每年邀請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全州縣水果種植等專家到村技術指導10余次,成功引進培育布朗李、黃桃、鷹嘴桃等10多個優良品種。每年銷售旺季每天市場交易量達20萬斤以上,“桃李魯水”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桃李之鄉”。

兩河鎮紅色果鄉桃李產業示范區

兩河鎮紅色果鄉桃李產業示范區

如今,兩河鎮石漠化治理成效顯著,萬畝果園已成型。產業園內碩果累累,村民們在家門口、國道旁擺起一長排水果攤,或是整車整框拉到桃李交易市場銷售自家果園裡採摘來的新鮮桃李。游客們要麼在水果攤前購買,要麼穿梭果林間,親手採摘熟透的水果,體驗採摘的樂趣。

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到兩河鎮調研指導桃李產業發展座談會

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到兩河鎮調研指導桃李產業發展座談會

“我鎮通過長期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發展,讓曾經的石頭荒山變成了如今的綠水青山,更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為促進桃李提質增效農民增收,今年我鎮結合‘5G+數字鄉村’建設,在園區內建設氣候、土壤、病虫害防治等農業‘四情’監測系統,通過一張圖呈現大數據,為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業現代化建設建立起強大支撐。目前,發展精品水果增收的群眾有近萬人,他們的人均收入從幾千增加到現在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兩河鎮黨委書記呂敏婕如是說。(蔣言梅)

來源:全州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