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人大代表履職平台好 種業發展壯大惠百姓

陳燕
2023年08月09日10:4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炎炎夏日,廣西馬山縣白山鎮興華村近千畝的春種制種玉米地裡,收割工作如火如荼。

興華村採用“公司+合作社+村委”的經營模式,成立香格裡種養專業合作社,在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人大代表聯絡站與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下簡稱站點)人大代表的幫助和支持下,破解土地流轉、運轉資金、產品質量三大難題,推動興華村玉米產業做大做強。

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站點,是馬山縣人大常委會為助推種業振興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於2022年8月設立的。站點有不少來自農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是南寧市人大常委會首批打造的100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之一。

2022年以來,該站點始終堅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區黨委、南寧市委、馬山縣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緊盯結合點,提升代表履職平台建設﹔緊盯發力點,提升履職平台“五大功能”﹔緊盯創新點,提升轄區群眾法律意識﹔緊盯突破點,提升專業站點履職實效。

在該站點服務和促進下,20家區內外知名種業公司入駐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助力建成馬山黑山羊種羊保種繁育、藍莓育種和油茶原種培育保護等一批種源基地,為馬山縣成功申報創建自治區農村現代種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馬山縣粵桂協作(種業)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提供陣地支持。

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站點將優勢資源、發展需求與代表專業性緊密結合,調整專業能力強、履職積極性高的代表進駐站點,積極探索建立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專業站點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各種資源要素的高度整合利用,實現馬山現代種業資源優勢與專業代表履職相融相促。同時,馬山縣進一步推動站點深度融合標准化建設,規范提升人大代表履職平台建設水平,著力把站點建設成為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學習交流,提升素質、聯系群眾、匯聚民智、服務大局、議事解難的履職平台。

南寧市人大代表、馬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蒙雪雲介紹:“玉米制種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平時站點會組織技術員、農業專家等,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企業進行制種,同時也會幫助他們申請一些項目資金的補助。”

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站點認真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走訪接待群眾、視察調研、學習培訓、意見建議督辦等“十個一”活動。圍繞“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年度主題活動民情溝通會上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實地督查,推動意見建議落地見效。緊緊錨定縣委縣政府實現成為2025年全國制種大縣的目標任務,積極開展《種子法》專題學習,開展助推現代種業發展專題調研,開展制種技術專題培訓,開展現代種業專題研討活動,全力以赴為馬山現代種業發展貢獻人大力量。

多措並舉之下,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站點充分調動起代表的履職盡責積極性,有力推動平台建設,全面助推馬山現代種業發展,持續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層人大工作。

“預計今年的甜糯玉米畝產300斤,總產值約800萬元。”馬山縣香格裡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卓鵬飛介紹,“玉米杆、玉米葉、玉米芯作為牛羊飼料進行出售,能有約20萬元的收入。”

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選育、推廣品質高、品相優的優良種子,駐站的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宣傳員、聯絡員、監督員、服務員作用,開展制種技術指導培訓,參與基地建設,幫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有效助力馬山縣制種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加收入。2023年以來,馬山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助力糧食生產,春季全縣雜交玉米制種面積達到5120畝,優質水稻制種面積6050畝。今年上半年,全縣主導的雜交玉米、優質稻制繁種完成種植1.06萬畝,帶動脫貧戶務工人數約900人,加上土地流轉租金,戶月均增收3000元。

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基層立法聯系點是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梁,是傳遞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白山鎮人大代表、馬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站點負責人覃海表示,今后將繼續按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建設規范要求,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代表、服務群眾。

(責編:陳燕、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