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容縣黎村鎮:一頂小竹帽 鋪就群眾致富路

2023年07月14日17:51 |
小字號

村民在為竹編帽半成品加工
村民在為竹編帽半成品加工

竹子能讓農民致富,這話不假,可如何讓其價值最大化,則有不少門道。立足於容縣黎村鎮榮豐村的光珊海竹藤工藝品有限公司,數年如一日,秉承“以竹代塑”的綠色發展理念,全身心投入竹編帽笠產業,既推動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帶動了當地百姓最大程度地實現增收致富。

近日,在光珊海竹藤工藝品有限公司制作車間看到,10余名村民忙著趕制竹帽,隻見村民手中竹篾飛舞,起篾、剝絲、編織,他們正為外地一家工藝品企業趕制訂單。從一根竹子變身為一個竹帽,要經過數道復雜繁瑣的工序,據公司負責人梁海光介紹,制作一頂竹帽需要6道工序,包括取料、編織、檢驗、防霉防蛀、定型、上漆。以第一道工序為例,它就包含了做胚、引片和拉絲3個步驟。這項工作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十分不易。

為助力鄉村振興,該公司還創新推出“企業下單+農戶生產+公司收購”的銷代產模式,將竹編工藝品原材料或半成品送到群眾家中,讓其“居家加工”,再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回收,工資採取按件計酬,多勞多得,這種模式在讓很多無法外出就業的村民居家就可以完成工作,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工作的熱情和動力的同時,還最大程度減少了農戶的勞作風險,增加了就業村民的收入。“我們公司現在已經帶動周邊1000多人從事竹編生產,從業村民的年平均收入已達2萬元左右。”該公司的員工梁海燕說道。

近年來,黎村鎮按照“黨建引領、科學謀劃、企業帶動、突出優勢”的發展路徑,把黨建與非遺竹編發展有機結合,與該公司達成了“指導+扶持+互動”的共贏模式,構建了“實體+銷售+合作”的運行機制,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僅為光珊海竹藤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竹編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也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張桐千、曾憲鋒)

來源:容縣縣委宣傳部

村民在為竹編帽半成品加工
村民在為竹編帽半成品加工
村民在套上帽笠
村民在套上帽笠
村民為竹編帽上漆
村民為竹編帽上漆
竹編帽成品
竹編帽成品
(責編:陳露露、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