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區 一心為民
——記廣西南寧市新竹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文堅

在廣西南寧市,有這樣一個老社區:佔地0.78平方公裡,生活著萬余名常住居民。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曾經讓住在這裡的居民很苦惱。
如今,生活在這個社區居民卻說:“現在的小區裡鳥語花香,美觀整潔,我們住在這裡很幸福,因為我們有一個愛‘管事’的黃站長。”
新竹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文堅。張泳鴻攝
居民口中的黃站長叫黃文堅,他是青秀區人大代表,新竹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站長,擔任新竹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最近,他又獲得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身份多,工作量大,但黃文堅從未懈怠。社區裡無論大事小事,他總是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頭。
一片菜地裡的真情實意
忙完手裡的活,一如往常,56歲的黃文堅就到新竹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空中菜園種種菜。
紅薯葉、韭菜、絲瓜……這個空中菜園不大,但種的時令蔬菜應有盡有,是黃文堅看著成長起來的,也被他和認養的居民送給社區低保戶、孤寡老人等有困難的居民。
空中菜園一隅。張泳鴻攝
退休居民李萍時常和黃文堅一起打理菜園。她說,澆水、鋤草、施肥……這樣的小事,黃文堅樣樣都親力親為。
“黃站長是一個愛‘操心’的人,反正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情。”李萍這樣評價黃文堅。
得益於黃文堅的辛勤勞作,社區裡的不少困難老人不乏蔬菜食用。提起建立空中菜園的初衷,黃文堅說:“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人大代表的初心都是為了人民群眾。”
黃文堅正在和居民種菜。張泳鴻攝
他說,建立空中菜園,主要是想讓社區的居民參與到社會治理當中。居民通過認養蔬菜、把收獲的蔬菜送給社區的困難老人們,就相當於做一個志願者、義工,會收獲很多成就感。另外,空中菜園其實也是一個種植的科普基地,讓社區青少年們有途徑了解一顆種子從生根發芽到成熟收獲究竟要經歷什麼。
“看著那些孤寡老人能夠吃上我種的菜,我就覺得很開心。”黃文堅高興地說。
一本記錄簿架起“連心橋”
在新竹社區,有一個人大代表聯絡站,是在原“人大代表之家”的基礎上升級成立的,目前共有自治區、南寧市和城區人大代表16名。
該聯絡站充分發揮“民意窗”“監督崗”作用,圍繞居民群眾關注的老舊小區改造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黃文堅來到新竹社區工作后,為讓社區的居民們,尤其是老年居民們有更高的幸福感,做了不少努力。
社區居民坐在石椅上打著扑克。張泳鴻攝
近日,記者走進新竹社區的花園時,幾位老人正在悠閑地打著扑克,坐著的石椅還有新修葺的痕跡。“現在我們能這麼舒服的坐著,多虧了黃站長的幫忙。”人大代表聯絡站“常客”葉建斌說。
原來,今年5月,葉建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走進了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黃文堅接待了她,她在人大代表接待、走訪記錄簿上面留言,反映社區裡的石桌破損、石凳高度不合理等問題。
收到問題反饋后,黃文堅和他的同事趕緊去調查情況。待實際了解了情況后,黃文堅立即著手制定改造計劃,該修的修,該補的補,該換的換。
不到一個星期,小區裡的石桌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葉建斌和牌友們打牌時再也不會為桌椅問題而感到難受了,居民們有了更舒適的休閑娛樂場所,也紛紛豎起拇指給黃文堅“點贊”。
代表接待、走訪記錄簿。張泳鴻攝
開心的葉建斌還給人大代表聯絡站送去了感謝信,她說:“感謝人大代表心系百姓,為老百姓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生活在這裡,幸福感滿滿。”
黃文堅介紹,人大代表接待、走訪記錄簿記錄了人大代表、居民反映的情況及解決問題的時間、舉措等,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這裡得到生動實踐。
據了解,新竹社區人大代表接待、走訪記錄簿成功入選國家“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這是廣西人大系統唯一入選該展覽的實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居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的記錄簿,也應該與時俱進,和居民的生活連接得更緊密一些,做得更直觀、更細致、更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黃文堅對履職工作充滿了信心。
一場民情懇談會畫好“同心圓”
“我們上了年紀,腿腳不方便,走在居委會前面的石板路時總是害怕摔跤。可以改造嗎?”“我們社區老年人多,咱們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長者食堂?”……近日,新竹社區的中心花園熱鬧非凡,一場有關“如何完善小區公共設施”的“竹聲傾談”民情懇談會開始了。
“竹聲傾談”民情懇談活動是居民反映民生問題的途徑之一。自2016年3月起,新竹社區定期舉辦“竹聲傾談”民情懇談活動,每月18日與居民們准時“相約開談”,轄區人大代表與社區“兩委”成員一起走進小區、亭院、樓棟、單位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
大到社區建設,小到修理損壞的路燈,群眾的心聲在“竹聲傾談”民情懇談會上都有了暢通的表達渠道。“竹聲傾談”已成為社區最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之一。
當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幾十分鐘已過去了。“大家今天反映的問題中,能夠立馬解決的,我們會馬上辦﹔沒法立馬解決的,我們會和相關單位聯系,督促辦理。請大家放心,一定事事有回音。”黃文堅說。
截至目前,“竹聲傾談”懇談會已經舉辦了近80場。借助這一平台,社區垃圾處理、電梯加裝、充電樁建設、適老化改造等多個問題順利解決。
居民正在警務自助機前辦理業務。張泳鴻攝
考慮到社區裡面的老人較多,黃文堅和他的同事便向公安機關申請安裝了警務自助機,居民們足不出“社區”,即可便捷辦理相關業務。
居民廖知秀剛好在警務自助機前辦理業務,他說:“有了這個警務自助機之后,我們就不用像以前一樣大老遠跑去外面公安局辦理業務了,節省了很多時間,也方便了我們老年人,而且還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怎麼使用這些機器。”
另外,廣西首家新華書店社區書店也在新竹社區揭牌,居民群眾看到社區開了書店,喜不自禁,對“竹聲傾談”懇談會更加贊賞。
居民正在社區音樂室裡合唱。張泳鴻攝
近些年來,新竹社區還陸陸續續增添了乒乓球室、音樂室等,黃文堅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他說,居民感到開心、幸福,就是他工作的職責所在。
黃文堅的做法大家都看在眼裡,他的同事曹灩芳說:“我很敬佩他的一個品質就是親力親為、事事為民,在工作中能夠深入群眾,把人民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
“隻有當群眾認可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才是真正做好了。”黃文堅說,還想把人大代表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讓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更高一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