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橫州市:產業發展新模式 “小木瓜”變成“大金瓜”

2023年06月14日09:3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木瓜加工廠一派忙碌景象。梁杰攝
木瓜加工廠一派忙碌景象。梁杰攝

近年來,橫州市大力扶持培育木瓜特色產業,堅持科技賦能、項目驅動、品牌建設,積極探索產業高效發展、農戶持續增收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堅持科技賦能 促進產業穩步擴張

近日,橫州市百合鎮同菜村的木瓜種植戶覃世玉正在組織人員開展木瓜苗的田間管理。放眼望去,成片的田野裡已經種上了木瓜苗,工人們正在忙著給木瓜苗除草培土。

“我這裡有8000余木瓜苗,都是村裡邊的木瓜加工廠補貼提供的,還會包回收生木瓜,木瓜漿,我們種植戶的壓力也小一些。”覃世玉笑著介紹。據悉,為激發農戶種植木瓜的內生發展動力,橫州市實行保底收購“上保險”模式,引導公司與種植戶簽訂保底收購合同,在解決普通農戶的成本負擔的同時,為企業提供優質充足的產品加工原材料,進一步推動木瓜產業化發展。截至目前,已有7家企業、1家合作社參與全市木瓜產業發展,共帶動2500多人就業,農戶的收入來源更加穩定。

同時,為提高木瓜產品的品質,建立完善的生產管理機制。以“公司+合作社+科技+良種”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機械化作業、統一測土施肥配方、統一病虫害防治、統一產品購銷”的標准化綠色栽培管理,確保木瓜高產、優質、生態、安全和高效生產。

除此之外,橫州市積極組織技術骨干、種植大戶前往木瓜產業發展先進地區開展學習交流,同時邀請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科技人員開展實地調查,指導基地負責人提高木瓜育苗、管護水平,為其答疑解惑,助力木瓜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項目驅動 實現產業高質發展

“我們給木瓜施農家肥,所以果大、漿多。”馬嶺鎮清泉村黨支部書記鐘華強介紹,木瓜種植基地和村裡的養豬場合作,把豬糞發酵后給木瓜當肥料,木瓜收獲后秸稈粉碎后提供給養豬場加工豬飼料,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鏈條。馬嶺鎮土地面積廣、土壤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種養產業發展優勢,全鎮僅木瓜種植面積就達到5000畝,有養豬場16家。當地把產業與生態振興融合發展,實踐探索出“木瓜秸稈粉碎喂豬、豬糞發酵供肥”的良性生態循環產業鏈,實現了環保養殖、生態種植的綜合發展新模式,降低了綜合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

近年來,橫州市加強與廣西大學農學院、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引進優質高效種養模式並大力推廣。建立了木瓜與西瓜、花生、辣椒科學合理套種的立體種植鏈,促進種植木瓜產量提高、品質提優﹔完善健全木瓜種植生產鏈條,形成了一條“集中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種植-木瓜酶提取、木瓜丁加工”的生產鏈。2022年種植木瓜面積約3.02萬畝,產鮮瓜22.65萬噸﹔2023年種植木瓜面積預計達5萬畝,預計產鮮瓜37.6萬噸。

同時,加快木瓜全產業鏈建設,不斷延伸產業附加值,推動木瓜產業做大做強。全市現有木瓜加工企業18家,大小作坊近140多家,加強區內外種植戶、物流中心、貯運中心加工企業的合作,實現木瓜“引種育種有車間、規模種植有基地、分散種植有群眾、初級加工有工廠、深入加工有企業”,形成了育苗、種植、割漿、賣果(漿)、刨絲、醬菜等一條完整的生產產業鏈。

堅持品牌建設 助推產業優化升級

在橫州市電子商務中心,木瓜丁、木瓜絲等20多個品種的系列醬菜,是創新木瓜產業多鏈融合的成果,凝聚著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參與者辛勤的付出。

當前,橫州市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布局木瓜產業,建立全方位的群眾利益鏈接機制,實現種植、初加工、深加工三端互聯。其中,積極發揮“電商+”優勢,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木瓜產品電商化開發,通過基地培訓、指導農戶如何配合電商開展木瓜醬菜品質分類、營銷包裝,克服原有電商培訓課程“水土不服”現象,實現木瓜產品進行“適網化”改造,幫助農戶提高農產品產量和銷售價格。

同時,以“平台+直播帶貨”打開傳播渠道。組織具備一定帶貨能力的網絡主播、短視頻達人在淘寶、抖音、拼多多等購物平台銷售特色木瓜農產品,得到收益的同時打開木瓜品牌知名度。目前,在電商企業的帶動下,全市圍繞木瓜產品加工的烘干廠、食品加廠增加了39家,通過天貓、京東、淘寶平台銷售的網商超過1000家,將原本橫州木瓜產值由2016年的5000-6000元/畝上升至2022年的9600-10800元/畝,直接帶動超過2000人創業就業,開創了特色木瓜農產品幫扶新形態,助力木瓜產業優化升級。(黃春琪 禤雄裝)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