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激勵人才向鄉村振興一線集聚

近幾年來,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堅持樹導向、強培訓、重激勵,強化人才“引育用留”,激勵人往低處走、才向一線流,鄉村振興一線成為干部人才磨練本領、增長才干的廣闊舞台。
樹導向,讓人才想下去沉得住。以“精神鼓舞與政策引導”相結合,常補精神之“鈣”與催生內生動力並舉,融入干部教育全過程,提振干部人才“赴一線、沉基層”擔當作為的精氣神。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編輯出版《巴馬革命老區發展史》《紅色巴馬》等紅色書籍,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堅定初心使命、厚植信仰根基。制定“招才引智納賢·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出台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激勵暫行規定,對鄉村振興一線人才的鄉鎮補貼、餐費補貼、購房補貼等作出明確規定,壯實赴一線沉基層人才的物質力量。到基層滾打到鄉村磨練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選派年輕人才擔任鄉村振興協理員103名,引進74名優秀人才充實到村(社區)“兩委”班子任職﹔在2023年選派新一輪駐村工作中,主動申請駐村的年輕干部263人,選派212人,駐村老隊員中有82名年輕干部要求繼續駐村。
強培訓,讓人才能下去干得好。以“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為主要內容,以年輕干部人才為主要對象,採取崗前培訓、選派培訓、專題培訓、基地實訓等各種方式,加強年輕干部人才的斗爭本領養成和能力素質培養,對外出進修、學習、培訓創造機會、大開綠燈、給予扶持,不斷增強年輕干部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邁開腿、出拳腳、展身手的能力。三年來,先后舉辦干部夜校培訓班6期8000余人次,舉辦崗前培訓5期300余人次,舉辦駐村工作隊培訓班3期380余人次﹔選派一線干部人才到深圳培訓250余人次﹔開辦田園課堂8期900余人次﹔開展產業基地訓練6期1300余人次﹔建設創業孵化基地1個、農村專業合作社486個,培養農民合作社帶頭人218名。
重激勵,讓人才敢下去能上來。以“敢下去、留得住與能上來”相結合,出台注重使用“猛將闖將干將”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制定增強“時時放心不下”責任感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工作方案,建立干部容錯糾錯、工作紅黑榜和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培養、識別、使用干部,對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和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干部及時發現,大膽使用,引導和激勵廣大干部積極投身重大斗爭一線,提振干部勇於擔當、善於作為人精氣神。2022年,全縣提拔重用干部93人,其中有68名來自鄉村振興、征地拆遷、項目建設、應急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佔提拔干部總數的73.12%。從駐村工作隊員中提拔16名優秀年輕干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對12名問責處分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符合條件干部按程序考察、合理使用,為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譚文勝)
來源:巴馬縣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