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將至,白蟻分飛預警來了!專家出招防治白蟻

人民網南寧4月28日電 (記者彭遠賀)立夏將近,在悶熱的夜晚,有細心的廣西南寧市民發現,開始有不少小虫子不停地飛向路燈,有些小虫子斷了翅膀后爬到人身上,令人一時驚慌失措。
“大水蟻又要來了!”原來,這些小虫子就是白蟻,每年的4月至7月是白蟻分飛繁殖的高峰期。4月27日,由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辦、南寧市白蟻防治所承辦的2023年南寧市白蟻分飛預警信息發布會在南寧市民生廣場舉行,及時發布白蟻防治信息。
白蟻分飛圖。南寧市白蟻防治所供圖
根據預測,2023年南寧市台灣乳白蟻分飛期為4月30日至6月22日,其中白蟻分飛盛期為5月5日至5月30日,分飛時間一般集中在19:30-20:30之間。由於不同年份氣候情況不同,同一年度可能會出現分飛10余次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白蟻分飛?發布會還通過互動問答、專家解惑、科普宣傳欄等形式,讓市民了解白蟻防治知識。
專家介紹,白蟻分飛是成熟白蟻群體內的有翅成虫在適宜條件下飛離原群體進行種群擴散及繁殖的現象。白蟻有翅成虫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在室外燈光和室內燈光下常見其成群飛舞的壯觀景象,落地脫翅和配對成功后,尋找合適的場所筑巢並開始繁殖,逐步形成新的白蟻群體。
“以前大水蟻飛到我家扎了窩,把我家的木制家具都吃空了,特別可惡!”
“我家也有好多木制家具,每年這個時候都能看到這些虫子在我家燈下飛來飛去,我家不會也藏了很多大水蟻吧?”
市民向白蟻防治專家提問。人民網記者 彭遠賀攝
市民的擔憂不無道理,怎麼判斷自己家裡發生了白蟻危害?
專家支招:在每年4月至7月白蟻分飛期間,如果傍晚在家裡發現少量有翅成虫,主要考慮外界飛入室內,一般危害不大﹔若數量較多且持續性從一個方向飛出,就需要考慮內源性,家中可能有成熟白蟻巢。此外,除了分飛季節的有翅成虫,其他品級的白蟻畏光,喜潮濕環境,取食含纖維素木構件材料,所以在日常打掃衛生時,發現地腳線、牆體上有泥線,包門門套、地板和衣櫃等表面出現變色,敲擊表面有空鼓聲,或者在木板變色部門撬開一個小孔有白色米粒大小虫子爬出,就考慮可能是遭受了白蟻危害。
該怎麼預防白蟻?
專家建議:(1)在房屋裝修的時候,開展房屋裝修白蟻預防,讓房屋周圍和內部形成保護屏障,防止白蟻入侵。(2)保持室內通風、干燥,若室內發生漏水的情況及時檢修,減少白蟻滋生的條件。(3)注意整潔衛生,室內要經常打掃、翻動,尤其是陰暗潮濕區域,堆放的雜物與牆體保持2cm至3cm的距離,或者使用非木質貨架。
家裡若發現白蟻危害該怎麼處理?
專家表示,家裡發現白蟻,不必驚慌,白蟻不屬於病媒昆虫,不會咬人,不具有毒性,也不會傳播疾病。一旦發現白蟻危害,及時對接專業白蟻防治機構上門滅治,不要擅自使用一般殺虫藥劑處理。因為白蟻是社會性昆虫,群體數量大,一般殺虫劑僅能殺死蟻害現場表面的少量白蟻,而剩下的白蟻群體一旦受驚或避開噴過殺虫劑的部位,就會更換位置,向四周沒有噴殺虫劑的地方擴散,繼續造成危害,甚至白蟻的活動會更隱蔽,蟻患會更嚴重。
專家介紹,目前滅治白蟻一般有2種方法,餌劑和粉劑法,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現場處理完畢兩小時后可打掃衛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打掃衛生時如皮膚接觸到藥物,用肥皂和冷自來水清洗,打掃完畢即可入住。如果往年發現白蟻處理了,需繼續觀察,如發現有新的危害症狀或再分飛,則需要進行白蟻滅治處理,否則就無必要對處理過的區域或部位進行再施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