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南寧:鄉村建設以工代賑 群眾家門口就業穩

人民網記者 彭遠賀
2023年03月09日10:32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走進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一幅幅壯觀的鄉村山水牆繪映入眼帘,山清水秀、房屋林立、牆白瓦青、孩童嬉戲……畫面栩栩如生,好一派和諧自然的美麗鄉村景象。

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鄉村牆繪,出自一個農民牆繪團隊。

完工后的古零鎮喬老村大型牆繪。受訪者供圖

完工后的古零鎮喬老村大型牆繪。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大力推進鄉村風貌提升行動,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南寧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寧市以鄉村風貌提升此為契機,將鄉村建設的相關工作作為工代賑項目,交給具有相關技能的農民群眾去開展建設,在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直接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增收,使其能照顧家庭的同時也能鼓起“錢袋子”。

當有牆繪任務時,馬山縣古零鎮古零村“90后”青年藍燚就懷揣著美麗鄉村的藍圖,騎著摩托車去縣城跟師父韋兆科匯合,然后一起去描繪鄉村振興的美好景象。

“我們做牆繪的工作不是經常有,在空閑之時他還去跟電力公司工作隊去拉電線、埋電杆,什麼粗重活都肯干,而且從不訴苦。”韋兆科對藍燚這個勤勞踏實的徒弟甚是滿意。

結束一天的工作,無論多累,藍燚都會花時間陪著兒子玩一會,然后和愛人一起做起家務。這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在2015年之前,藍燚想都不敢想:“那時我都以為自己會孤獨終老的了。”

孤獨終老的想法緣於藍燚的身世。“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改嫁了﹔2006年,爸爸去世﹔2013年,殘疾人大伯父過世﹔2018年,奶奶過世……”說起這些事情時,藍燚的心裡依然漣漪粼粼。

“政府以工代賑的政策,讓我們牆繪手藝人有了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可以此來養家糊口,讓我的生活有了盼頭。”自從2013年跟韋兆科做牆繪,韋兆科的人生軌跡就拐了個漂亮的大彎,開始朝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奔跑。

“他高中是美術生,有一點基礎,但不怎麼規范,我就經常教他一些牆繪常識。”在韋兆科的指點下,藍燚的牆繪技術得到提升,2015年就可以獨當一面,成為牆繪團隊的得力干將。

藍燚與團隊伙伴在古零鎮喬老村作牆繪。受訪者供圖

藍燚與團隊伙伴在古零鎮喬老村作牆繪。受訪者供圖

“剛開始,牆繪的工作很少,每個月隻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后來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開展,我們就越來越忙,我的月收入如今能有6000元左右。”藍燚開心地說,“經過培訓,我還考了全國通用的特種作業操作証,可以開展高壓電工作業,賺錢的技能更強了,所以口袋越來越鼓了。”

2015年,韋兆科的一個朋友給藍燚介紹對象,促成了藍燚2016年開始的婚姻。2018年,藍燚妻子為其生下一子。“沒有傘的孩子,要努力奔跑。隻要勤快,總有出頭之日的。”藍燚滿懷憧憬地說,“以后打算買個小貨車,在空閑之余做點小生意。”

無獨有偶。南寧市武鳴區鑼圩鎮清鳳村村民潘敏業,在村委干部、幫扶人的動員下,學會開拖拉機、掌握了混凝土攪拌機技術,修路、蓋房子等工作越來越多的找上門,使得他家的收入逐漸增加。

后來,潘敏業家中購置了拖拉機,隻要有鄉村建設的項目聯系用工,他都積極參與。2022年潘敏業參與的一項鄉村振興項目的建設工作中,他從事開攪拌機鋪設道路工作,獲得1萬元務工收入。

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南寧市繼續支持脫貧地區在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時廣泛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加強對農村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就地就近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就業。

(責編:彭遠賀、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