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專訪廣西人大代表、忻城縣縣長沈國章

人民網南寧1月16日電 (黃子婧、吳明江)1月15日下午,廣西人大代表、忻城縣縣長沈國章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忻城縣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在全國率先實施‘防返貧守底線’專項行動,齊力構建‘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等內容,讓他印象深刻,忻城縣在其中發揮了作用、貢獻了力量。
沈國章代表(右)接受專訪。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作為自治區防返貧監測大數據平台試點縣,我們在廣西鄉村振興局的精心指導下,經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實現了縣鄉村三級防貧監測認定流程‘無紙化’,順利完成試點工作任務。”沈國章代表介紹,2021年忻城縣獲評廣西鄉村振興優秀縣,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縣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繪藍圖,再譜新篇。“2023年,忻城縣將結合廣西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奮力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工作,讓鄉村更宜居、人民更幸福。”沈國章代表如是說。
沈國章代表接受專訪。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堅決守住防貧底線。忻城縣將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鞏固提升“3+1”保障﹔用好用足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政策措,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深入實施穩崗就業提升行動,為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深化定點幫扶、粵桂協作和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機制,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狠抓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該縣將著力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以“智慧雲”平台為技術支撐,大力建設4齡蠶標准化培育基地,提高鮮繭產量、蠶絲質量和農戶收入﹔建立糯玉米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提高糯玉米產量及品質,拓展網絡銷售市場。推動肉牛、肉羊、生豬規模化立體生態養殖,建立健全聯農益農帶農機制,提高農民經營性收入。
突出穩字當頭,奮力推進縣域經濟提質增效。該縣將以壯大產業集群為突破,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49.5萬畝國家儲備林基地項目建設,以及林業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建設,引進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石材碳酸鈣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推進項目建設投產,做大產業規模,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同時重點圍繞碳酸鈣、繭絲綢、現代農業等產業,著力引進一批構成產業骨架和支撐的重大項目,計劃2023年統籌推進自治區層面8個重大項目和市級層面重大項目67個,力爭完成年度投資34億元以上,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