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 鋪就壯鄉人民滿意公路
——忻城公路養護中心十年發展成就

![]() |
省道510線東安鄉路段 |
來賓市忻城縣位於廣西中部、紅水河下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憑借優質的生態環境資源,盛產優質的古法紅糖、百香果、糯玉米、金銀花、佛手瓜等特產,被譽為“金銀花之鄉”“糯玉米之鄉”“桑蠶之鄉”“西南石都”。
近年來,忻城公路養護中心積極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目標,深入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主動爭取地方資金支持,推進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提質增效,積極探索“公路+生態”“公路+黨建”發展新模式,提升公路品牌形象,不斷提高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努力打造令人民滿意的“壯美公路”。
精細養護 大幅提升路況水平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曾經是忻城縣古蓬鎮村民對日常出行最朴實的描述和感慨。路爛難下腳,路差沒人管,出行問題一直阻礙著該村鎮的經濟發展。2022年6月10日,忻城縣國道242線古蓬鎮龍利村至枝林村路段瀝青路面修補工程完工。該工程的交工驗收極大提高了當地的路況水平,為當地村民與游客的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以前收購特產的大貨車開不進鎮裡,隻能靠小車來回跑,往往十多趟才能裝滿一車貨。現在路修好了,使運輸特產和來往游客的車輛平安通行,我們的收入也漲了不少。”古蓬鎮村民笑著說。
2022年以來,忻城公路養護中心堅持以消滅國省道次差路面為目標,將生態理念融入日常公路養護,實行養護工程“建養一體化”,轄區路段路面平整堅實,縱橫排水暢通,路容路貌良好,有效助推當地公路沿線生態產業、旅游資源和鄉村振興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為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忻城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護路保暢 推動“平安公路”建設
安全是公路的生命線。2022年8月初,忻城公路養護中心通過日常巡路發現國道322線k1925+608吉林橋原本的舊混凝土防撞欄被人為破壞。巡路人員立即採取應急措施,在吉林橋前后擺放好安全警示標識,並用鋼管焊接臨時防護欄,清理橋面浮沙。當天便向上級部門申請資金,落實更換吉林橋混凝土防撞護欄,重新澆筑護欄基座和護欄,將防撞等級升級為SA級。吉林橋護欄改建工程已於10月下旬完成交竣工,進一步提高了公路安全防護能力。
近年來,忻城公路養護中心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實把安全生產列入了重要日程,放在了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來抓,並結合本中心工作實際,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平安公路建設”“平安視距”等專項行動,有效保障了公路的安全暢通,為過往車輛筑起堅實的“安全屏障”。
黨建賦能 提升公路服務品質
為加強黨員、團員隊伍建設,提升公路整體形象與品質,促進黨建、團建文化與公路業務融合創新,2021年以來,忻城公路養護中心結合“壯美公路”示范路創建以及來賓市推進“兩高、兩道”沿線鄉村風貌提升建設要求,以忻城縣境內省道510線路段為樣板,精心打造黨員示范路和團員示范路。
黨員示范路路段為省道510線K7+338-K44+543果遂至江信段,路段全長37.205公裡。團員示范路路段為省道510線K61+200-K84+300周安至蘭甲段,路段全長23.1公裡。目前,示范路項目共完成了起終點主題牌4塊、沿線宣傳標語19條、沿線宣傳板報10幅等配套設施建設。
以創建示范路為契機,忻城公路養護中心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與公路養護、公路服務、應急處置緊密結合,根據不同季節特點制定養護計劃,定期對路基、路面、橋梁、涵洞、排水、防護、綠化進行管護,及時修復道路病害,處置安全行車問題﹔積極協調溝通各聯合單位,建立應急聯動快速反應機制,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定期組織黨員、團員到示范路開展進行衛生清掃、“愛路護路”宣傳等活動,向沿線群眾以及司乘人員展示“5·26我愛路”品牌建設、公路養護、安全生產、路產路權、黨建團建5個方面公路知識,讓廣大群眾廣泛、深入地了解公路文化及工作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忻城公路養護中心不斷創新養護模式,著重提高公路養護質量,努力打造“暢通、安全、美麗、智慧、綠色、融合”的“壯美公路”,為推動忻城縣鄉村產業、文化、生態發展注入交通力量,全力鋪就讓壯鄉人民滿意的公路。(黃秋實、黃寶瑤、藍嵐、藍環星)
來源:忻城公路養護中心
![]() |
省道510線K23-K25北丹村路段 |
![]() |
國道242線K3410(紅渡大橋)路段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